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在其官网发起了中国国花评选的投票活动“一直引发舆论关注。 花协推荐牡丹作为中国的国花,同时花协也给出了梅花、菊花、兰花、荷花、月季、杜鹃、茶花、桂花、水仙供网友选择。国花是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确定我国国花,时机成熟。但是国花之争似乎是城市之争,每种花分属于不同的城市,一旦成为国花,必然会有大量的种植、出口,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天地,那么这个地方的经济也必然飞黄腾达。
洛阳牡丹
四川梅花
北京菊花
江苏兰花
上海月季
江苏杜鹃
日本茶花
多市荷花
广西桂花
23日,中国花卉协会通报国花调查情况通报称,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时,投票总数362264票。投票结果统计显示,同意牡丹为国花的居首位,共288747票,占79.71%;第二名,同意梅花为国花的占12.30%;第三名,同意兰花为国花的占2.48%;第四名,同意荷花为国花的占1.89%。而同意菊花、月季、茶花、桂花、杜鹃、水仙等为国花的选项,投票赞成的比例均不到1%。花协表示,民意调查的结果将作为向相关部门提出国花建议方案的参考。中国的国花究竟是哪一种花,相信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的,曾经梅花也是作为国花存在过,但是在日前的国花评选中,明显牡丹是独占鳌头了,很能够代表我国的大国风范!
但是很多人还是站在梅花的一边,愤愤不平,有人认为“牡丹花太娇艳、富贵,虽然寄托了中国百姓的美好期望,但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气节和精神。梅花如果能作为国花,与国歌体现出的奋斗、拼搏精神是匹配的。“梅花梅花满天涯,越冷它越开花,冰雪风雨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国花~”听着就神清气爽”。
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日本、朝鲜也较多。无论是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还是毛泽东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都把梅花歌颂得淋漓尽致,让梅花在人们心里烙下了深深得印记。
但是中国确实是世界牡丹的发祥地和世界牡丹王国,中原品种群的栽培历史最为悠久,中国牡丹的主要栽培中心,始终位于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牡丹园艺品种体系形成的主线,中原是中国牡丹园艺品种的发祥地。
中国全国各地不同花色(如:红、紫、紫红、粉、白、蓝、绿、黄、黑和复色等)、不同花型(如:单瓣型、荷花型、皇冠型、楼子型、绣球型等)和具有抗旱、耐寒、耐热、耐湿等特性,可以种植在温带、寒热和亚热带地区的品种300多个, 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 诗经 》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 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陆游有《天彭牡丹谱》、丘浚有《 牡丹荣辱志》、张邦基有《陈州牡丹记》、元姚遂有《序牡丹》,高濂有《 牡丹花谱》、王象晋《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汪灏有《 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 余鹏有《曹州牡丹谱》等。
国花除了寓意之外,更要兼得形象。牡丹雍容富丽,形象气质佳。花语:圆满,浓情,富贵。不论知名度,寓意 ,形象都比较符合国花形象。既然局势已定,已充分尊重民意,那我们即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