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应邀作为演讲嘉宾参加全球区块链论坛南京站的活动。
我在想,给大家讲讲什么合适呢?
最近几个月,区块链的热度达到了峰值,尤其是春节前后。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泼点冷水比较好。
区块链发展到现在,已有近10年左右的时间,除了比特币以外,尚未看到成熟且大规模的应用产生。
这也是区块链为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区块链项目为什么这么难以落地呢?
总体而言,主要有三大因素,对区块链的发展形成了阻碍。
1.政策监管:压制大于推动。由于一段时间以来所谓币圈的快速引爆,导致监管层不得不出手制止,加上新生事物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对金融潜在的危险,造成整个政策层面以打压为主要基调。尤其是9.4之后,一直强调严格监管。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2.技术发展:基础设施瓶颈。区块链技术层面的发展也远不如人们所说的那样,还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存储能力、处理能力、互通能力等方面都没有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铁路还没有修通,却想看到高铁列车,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3.场景应用:摸索尚需时日。这一阶段我们看到大量的项目和白皮书,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这些项目所谓的场景并非真实存在,其逻辑是基于区块链之后产生的场景,而这些场景以前并不一定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的项目是在制造场景,不靠谱的比较非常高。
那么,什么样的场景是适合区块链落地的呢?我想有四大特征:
1.信任机制:现有环境下实现信任关系的成本高昂。比如金融行业,要对一个用户进行信任关系的研判需要通过第三方进行调查,费用不菲。
2.多方参与:业务协作涉及三方及多方造成低效率。协作方越多,效率就越低。而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可以很好的解决多方协作中的效率问题。
3.交易频次:早期阶段性能更加适合低频交易行为。由于受早期阶段区块链世界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制约,因此更适合那些低频交易的项目。比如数据的产生是按天或周为周期的。
4.商业完备:业务、用户、数据具有稳定应用基础。任何一个项目的落地都需要有大量的资源供给,并非凭空而出。作为一个已经成熟的商业项目,具备较好的商业基础,再加上区块链技术,就能很快的完成落地。
由于时间关系,在高铁站先写这些,后面再继续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