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苏轼,首先想到的是豪迈的诗人,是他的文学造诣和才情,因为我从未走近了解过他的一生。他年少成才,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凭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在京城名声大噪,从此踏入仕途,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事实并未如愿,他的命运波云诡谲,此后一路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最闻名的诗词,都是中年经历了人生起落后所作。在我翻阅许多史料和书籍后,我很想穿越千年去看看那个少年时意气风发的苏轼,或许无法改变什么,但可以更深刻地体悟他的人生,走进他永不屈服的内心世界。
在苏轼的仕途刚开始不久,就遇到了第一次转折,与他琴瑟和鸣的发妻和父亲苏洵相继离世,他和弟弟回乡服丧三年。而当他三年后重回京城,王安石轰轰烈烈的变法随即开始了。他因提出反对的政见被处处针对,最终不愿再受憋屈,自请下放杭州。但此时的苏轼内心的政治追求其实并未受到太多撼动,反而生活安定下来,在江南漫步于温柔闲适的风光,面对西湖,写下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成为后人赞颂西湖美景的佳话。
而后苏轼先后任密州、徐州太守,期间黄河决堤、洪灾泛滥,他不顾自身安危,率领军民堵住城墙缺口,护住了满城百姓。在这段时日中,苏轼家庭美满,事业也逐步上升,他一扫心中的阴霾,虽已步入中年,仍怀有少年心性,对未来充满信心,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等等名句,丝毫不因岁月流逝而伤感,笑对人生的处处挫折。
直到乌台诗案,他被人诬陷锒铛下狱,在狱中的一百三十多天里遭遇了极其残忍的折磨。最后虽然免于一死,但也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一个没有实权的微末小官。苏轼从此迎来了长达数十年的失意,也对朝廷心灰意冷了。他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来表达自己的不甘,“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感叹半生恍惚已过。
那时他戴罪之身没有俸禄,全家只能靠着积蓄艰难度日,但不论他身处何等境遇,都始终将百姓记在心上,这也是他身上最令人动容的闪光点。他发现当地人因为贫困将婴孩弃置荒野,便也顾不上自己生活的窘迫,带头捐款成立育儿会,拯救了无数孩童。也是这段时间的磨砺,让他的思想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达到人生词赋水平的顶峰。他游历山水、深研美食以排解自己苦闷的心情。他向朝廷要了一块地,命名东坡,自号东坡居士,每日自己耕种劳作,风靡至今的东坡肉就是他在黄州时发明的。他在生活中渐渐豁达了,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诗句,人生种种不过过眼云烟,如今“何妨吟啸且徐行”便足够了。
宋神宗驾崩后,苏轼重回朝廷做官,却在不久后又陷入新旧党派之争,刚燃起希望的篝火再度熄灭了。他又一次自请下放,回到杭州出任太守。时逢杭州大旱,瘟疫饥荒使得百姓不得安宁,苏轼一心为民,将自己的钱全部拿出来救治灾民。西湖遍布水草影响用水,苏轼就修水利、建苏堤,赢得广大百姓爱戴。
之后几年,他又因种种政党相争成为权贵的眼中钉,被贬去了偏远的惠州。此时他身边的许多亲友都已经离世,他仿佛成了孤家寡人。惠州生活比之前更为艰苦,但苏轼凭借乐观的内心苦中作乐,将美食和诗赋作为些许慰藉,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命运多牟,他又以无妄之灾的理由被贬到儋州,中国最南边的孤岛,在古时还是蛮夷之地。在极为孤独时他写道,“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已然将海南当做人生最后的归宿。
前文已经说过,苏轼时刻不忘在其位谋其政,身处何时何地都心系百姓。惠州生产力低下,百姓常受饥荒之苦,他就改良农具,教授先进的插秧技术,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等到了儋州,那里宋朝时文化凋敝,他就开办学堂,培养出了儋州的第一位举人。
1100年宋徽宗大赦天下。
1101年8月24日,苏轼北归途中病逝常州,时年66岁。
纵观苏轼一生,天赋异禀年少成才,如此才气,历经数次浮沉与屈辱,却依然初心不改,一心为民。非其不懂为官之道,实乃赤诚爱民之心,是千年来出淤泥而不染的一股清流。他颠沛一生却从未沉沦,锋芒毕露却也处处坎坷,但他总能在尘埃中捕捉生活的光,在人世的试炼里看透命运无常,之后超脱凡尘,潇洒于世。
借用董卿在诗词大会中的结语,“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却为何此等千古人物,都难得善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