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装满水的杯子,为了清甜的甘露,常常要换掉杯中的脏水。
--题记
春去秋来,树的周围总是有飞鸟蝴蝶的围绕,它的身上或是开满了鲜艳的花儿,或是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每当周围投来羡慕的目光,树总是会心一笑。它知道,当初若吝啬自己甜美的果实不分与鸟兽,若不咬紧牙关忍受着生长之痛,若未舍弃那发黄的枯叶去滋润土壤……现在的它或许正呆呆的羡慕着别的参天大树呢。树的智慧在于清楚自己的目标。为了目标,宁可落叶化春泥,果实腐烂在土壤里。
海参和蚌,一个生活在海洋,一个生活在淡水,却都坚定着自己的使命。蚌的另一个名字叫沙砾。为了美的使命,它甘愿被磨平棱角,甘愿忍受生活在黑暗中的煎熬。但一想到自己的神圣使命——孕育出圆润的珍珠,舍弃再多都无所谓了。相比之下,海参的使命显得很渺小,但同样伟大,那就是活下去。作为腔肠动物,海参除了一层凹凸不平的膜就只剩下内腔了,一旦遇到危险,它就会毫不犹豫地吐出内腔,在天敌被粘糊糊的内腔纠缠时逃之夭夭。舍弃了大半条命,却换来了活下去的机会。
早在一千多年前,孟子就悟出了有舍才有得的道理。鱼与熊掌,象征着生与义两个看似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当选择来临,二者不可兼得之际,孟子坚决地给出了答案——“舍生而取义者也”。屈原吟诵着《离骚》纵身沉入汩罗江畔,只为唤醒楚国的亡魂。李白长笑一声踏出长安城,不在朝廷文武百官中留下一个身影,却在历史长河中刻下一位“诗仙”。他们无不明白,没有大刀阔斧的舍,便没有轰轰烈烈的得。
钱钟书先生为了静心写作,放弃了普林斯顿大学高薪讲学的机会,最终出版了轰动文坛的《围城》。面对着人生中一次次“舍”与“得”的选择,他始终遵循着内心的方向。CCTV曾策划一个栏目《东方之子》,千方百计地想采访钱钟书,却被他一次次谢绝。虽然他舍弃了名利,但换来了内心的宁静,换来了人生的大境界。
当代作家贾平凹说过,“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了两个字:“舍得。”树舍灿烂夏花,得累累硕果,蝉舍弃外壳,得自由高大。溪流舍弃自我,得汇入江海。只有学会取舍的智慧,懂得进退的真谛,才能享受美好的人生。
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