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包
定义:
在函数嵌套的前提下,内部函数使用了外部函数的变量,并且外部函数返回了内部函数,我们把这个使用外部函数变量的内部函数称为闭包。
闭包构成条件
- 在函数嵌套(函数里面再定义函数)的前提下
- 内部函数使用了外部函数的变量(还包括外部函数的参数)
- 外部函数返回了内部函数
demo
# 定义一个外部函数
def func_out(num1):
# 定义一个内部函数
def func_inner(num2):
# 内部函数使用了外部函数的变量(num1)
result = num1 + num2
print("结果是:", result)
# 外部函数返回了内部函数,这里返回的内部函数就是闭包
return func_inner
# 创建闭包实例
f = func_out(1)
# 执行闭包
f(2)
f(3)
运行结果
结果是: 3
结果是: 4
闭包执行结果的说明:
通过上面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闭包保存了外部函数内的变量num1,每次执行闭包都是在num1 = 1 基础上进行计算。
闭包的作用
- 闭包可以保存外部函数内的变量,不会随着外部函数调用完而销毁。
注意点 - 由于闭包引用了外部函数的变量,则外部函数的变量没有及时释放,消耗内存。
小结
- 当返回的内部函数使用了外部函数的变量就形成了闭包
- 闭包可以对外部函数的变量进行保存
- 闭包不仅可以保存外部函数的变量还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行。
- 修改闭包内使用的外部函数变量使用 nonlocal 关键字来完成。
- 实现闭包的标准格式:
# 外部函数
def test1(a):
b = 10
# 内部函数
def test2():
# 内部函数使用了外部函数的变量或者参数
print(a, b)
# 返回内部函数, 这里返回的内部函数就是闭包实例
return test2
装饰器
定义
就是给已有函数增加额外功能的函数,它本质上就是一个闭包函数。
功能特点
- 不修改已有函数的源代码
- 不修改已有函数的调用方式
- 给已有函数增加额外的功能
demo
# 添加一个登录验证的功能
def check(fn):
def inner():
print("请先登录....")
fn()
return inner
def comment():
print("发表评论")
# 使用装饰器来装饰函数
comment = check(comment)
comment()
# 装饰器的基本雏形
# def decorator(fn): # fn:目标函数.
# def inner():
# '''执行函数之前'''
# fn() # 执行被装饰的函数
# '''执行函数之后'''
# return inner
代码说明:
- 闭包函数有且只有一个参数,必须是函数类型,这样定义的函数才是装饰器。
- 写代码要遵循开放封闭原则,它规定已经实现的功能代码不允许被修改,但可以被扩展。
执行结果
请先登录....
发表评论
装饰器的语法糖写法
- 如果有多个函数都需要添加登录验证的功能,每次都需要编写func = check(func)这样代码对已有函数进行装饰,这种做法还是比较麻烦。
- Python给提供了一个装饰函数更加简单的写法,那就是语法糖,语法糖的书写格式是: @装饰器名字,通过语法糖的方式也可以完成对已有函数的装饰
# 添加一个登录验证的功能
def check(fn):
print("装饰器函数执行了")
def inner():
print("请先登录....")
fn()
return inner
# 使用语法糖方式来装饰函数
@check
def comment():
print("发表评论")
comment()
说明:
- @check 等价于 comment = check(comment)
- 装饰器的执行时间是加载模块时立即执行。
执行结果
请先登录....
发表评论
小结
- 装饰器本质上就是一个闭包函数,它可以对已有函数进行额外的功能扩展。
- 装饰器的语法格式:
# 装饰器
# def decorator(fn): # fn:被装饰的目标函数.
# def inner():
# '''执行函数之前'''
# fn() # 执行被装饰的目标函数
# '''执行函数之后'''
# return inner
- 装饰器的语法糖用法: @装饰器名称,同样可以完成对已有函数的装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