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美的第351篇文字•
刚刚在看到《一年顶十年》作者写到说:作为一名顾问,他有六不服务。
(一)把我当救命稻草的人,不服务。
这种人容易急功近利,并且会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价值观合不来的人,不服务。
如果价值观差得太远,大家交流起来会很累,很难愉快地合作。
(三)行动力不强的人,不服务。
有些人,从我这里得到建议,表示一定会去做,但过了一段时间,却没有任何动作,也不跟我说明原因。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决策很简单,那就是不再提供服务。行动力跟不上,给再好的点子也是白搭。
(四)出事概率大的项目,不服务。
比如,该项目的法律风险没有解决,或者创始人风评不好,就算眼前能做大也不能接。一旦出事,很容易被连累。
(五)成事概率低的项目,不服务。
经过调查后,如果我觉得项目很容易失败,我是不会接的。一方面,别人很可能会白花钱;另一方面,还会影响我的口碑。
(六)我服务不了的项目,不服务。
有的项目确实很好,但我综合考察后,认为自己确实搞不定,这种情况下,我会直接告诉对方,这事儿我办不了。
有些时候,要是硬着头皮来,很容易把别人的事情办砸,到时候坑人坑已,多不好。
这六项服务,在看到的时候,内心频频点头。
我相信,这些服务标准,也是因为有一些类似经历后,百变得更清晰的。
一开始,在客户不多的情况下,“把自己当救命稻草的,价值观不合的,行动力不强的,成事概率低的,服务不了的”,不过在那个领域都应该都会遇到。
我做线上陪伴整理,也会遇见。
正是因为遇见了,去做梳理,才有了一些新的标准和原则出现,比如,我就接了一个超出自己服务范围的单,也接过行动力不强的单……
跳出来看作者的这几项不服务,有时候在客户选择上,还是需要说“不”的。
——读《一年顶十年》有感
#和书籍做朋友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