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得到”app付费订阅了一个专栏,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自从读了他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后,我就成了他的忠粉。
这个专栏的周期更新模式是:
周日:下周预告
周一:本周主题
周二周三周四:点评与问答
周五:以“我们重新理解(定义)了...“ 为标题发布“更新版“
周六:发布获奖名单
这个栏目就像李笑来下的一盘棋,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反复强化锤炼一些观念,如同锚定一样,让我们在人生长河中不会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这个栏目已经进行了两周,在这两周中,李笑来提出了三个铁律:
一 成长才是根本关键,成长是永恒的刚需。
二 重视价值,忽视估值。
三 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三大坑:
一 莫名其妙的凑热闹。
二 心急火燎的随大流。
三 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他还说,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是注意力。注意力>时间>金钱。我们应该把注意力1放在自身的成长上。2放在自己的真爱上。3放在对社会有真正贡献的事情上。
经典句子太多了,我只想谈谈注意力这个事情。感觉自己每天想干的事情很多,读书,健身,上班,备课,写文章。。。但是貌似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做,感觉很着急又很懊恼。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吃完晚饭,打开手机,看朋友圈更新,不知不觉十几分钟就过去了。再看关注的公众号,不知不觉半个小时过去了。又突然想起应该买个。。。了,于是打开淘宝,在海量的网店里逛来逛去,看看图片,再看看买家评价,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看的人头晕眼花,啥也没看上,最后疲惫的洗洗睡吧。
仔细一想,朋友圈?跟我有毛关系啊,不是晒幸福,就是晒美食,再不然就是发一大堆心灵鸡汤链接,最能刷屏的要数微商了。公众号?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为什么道理都懂,我还是过不好我的人生“,因为光忙的躺在沙发上看道理了,没有去实践呗,正所谓知易行难。淘宝?地摊货经美图工具一PS,都是欧美范儿。真正的品牌或者禁止网上销售,或者代购也比实体店便宜不到哪去,有那时间还不如早点睡觉,睡觉是最好的美容。
如果我们每天能把海量的注意力全部认真地投入到我们想做的事情上,比如大块时间备课,写作,零碎时间看书,健身,那还会总抱怨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我就是没时间吗?
虽然现在的意识已经能够辨别自己是否偏离目标,但是有时侯还是会倾向于向短期的愉悦感投降,也会忍不住刷刷朋友圈,逛逛购物网站,惯性的力量太强大,进步的是已经能够适可而止,会给自己定个时间,而不是一沉入进去就忘记时间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