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向我推荐了多邻国英语学习软件。她已经用它练习口语一个月,因为打算和3岁的儿子以后用口语对话,也为今后带孩子出国旅游准备。我已经很多年不接触英语,但我和英语的缘分不浅。
我爸是英文老师,所以我小时候最长的课外辅导班师英语,大一下学期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之后便停滞不前,没怎么花费太多功夫在英语上,工作之后一直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不过前几年想考博士,又学了一段时间英语。当时口语学习用的是流利说软件,年费不便宜,差不多一千。最近因为工作原因,想再把英语捡起来,尤其是口语。于是,我将多邻国和流利说两个软件都下载下来。
我先试用了多邻国。好长时间不接触英语,感觉有些陌生,以前张口就能说出的英语词汇现在却磕磕绊绊。但总体看起来,4级的词汇、语法、口语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句子结构,这也让我是重拾信心,这么多年的英语基础还在。于是我信心满满地打开流利说。
流利说软件显示最后登录时间是五年前,我重新测试了一下英语水平,虽然还和以前一样是5级,但在测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加上语速比较快,我的脑袋反应不过来,嘴巴也跟不上,发音也不标准,磕磕巴巴地完成了测试。昨天学了半个小时英语,说得磕磕巴巴,终于体会到孩子背英语的憋屈感觉,多少年不曾有过这种感觉了。
记得以前我用流利说软件练习的时候非常自信,虽然发言也不标准,但语感好。现在没了语感,虽然看着很多单词很熟悉,却不会读。可能这几年习惯了听中文、说中文,尤其是听力和说话的速度都很快,所以大脑比较适应中文环境,对于英文越来越不敏感。这让我感觉到语感已经非常迟钝,虽然有英文底子,但都藏在深深的脑海里,很难一下子翻出来。这种夹杂着陌生、迟钝和口脑不协调的痛感特别难受,就像一把链条生锈的自行车,骑起来嘎嘎吱吱作响,运行特别不顺畅。
这可比读一本难懂的书更有挑战性,挑战再次降临,让我又燃起了兴致。其实克服这个困难并不难,既然语感没了,再培养就是,方式就是培养新习惯,每天循序渐进学半个小时英语。
至于学习工具方面,两个软件可以一起使用。多邻国软件相对简单,但可以用网络端登录学习,为了保护眼睛,我尽量不多用手机。流利说有难度,却只能用手机学习。所以两个软件各有千秋,可以同时使用。可以用多邻国熟悉一些简单的词汇、语法,而用流利说锻炼一下对复杂词汇、语句和场景的应对。
慢慢练习,看看一周过后是否有改变。人本来就是由习惯左右的动物,在习惯的中文场景中增加英文场景,说不定还有什么催化剂作用。之前反思过为什么写英语小作文那么难,明白中英文写作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英文思考,若是用英文思考,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流畅。但切换思考语言挺有挑战性,起码这两天我看着、说着英文,脑袋里想得还是中文,看看什么时候用引文思考吧,这应该是很有意思的经历,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