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三课是《道德与法治》课,教课的是经验丰富的丁老师。因为这门课是小学科,老师们不重视,经常把它挪作他用,孩子们更不重视,在语数英课上压抑的天性,唯有到这样的副课上才可以得到释放。于是,当我来到教室时,教室前后站了很多孩子,连门缝里都站着孩子。看着大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的心里不禁担忧起来:明天我将外出培训学习一天,孩子们能让我放心吗?开学才两周,很多坏习惯还没能改正,每天已习惯在我的看护下学习、生活,我外出一天,真不能保证他们能在我缺席的情况下管好自己。此刻,快放学了,我是否告诉孩子们我外出学习的事儿呢?
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微笑着走进教室,为刚才站着的同学拍照留念:“今天先给你们拍个照,下次我一定会看到你们的进步。站着的同学中一定不会看到你们,对不对?”所有站着的都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然后开始我的讲话:“首先我想知道,站着的同学是什么原因站着的?”沈王昊低着头,难为情地说:“不遵守纪律。”“你们这样做对吗?”“不对。”“我们一直说,要让别人因为我们的存在感到幸福。你们这样做,会怎么样?”“很丑。”有人小声说。“谁丑?”“自己丑。”“还有谁丑?”没人说话了。“你们想,如果有人问教课的丁老师,五1班的孩子上课时咋样啊?那丁老师会怎么说呢?”“会说五1班的孩子不遵守纪律。”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透。“那到时候是谁丑?”“我们大家丑!”孩子们说。“要是再有人问,五1班是谁教的啊?到时是谁丑?”“老师丑!”孩子们开始顺着我的思路想问题了。“你们希望我出丑吗?”“不希望!”声音响亮。虽然开学才两个星期,孩子们的荣辱观还是正确的,他们知道什么丑什么美,只是很多时候管不住自己。
于是,我话锋一转:“知道吗?我看到你们这个样子心里很担忧。因为明天我要外出学习一天,如果你们这样,我明天能放心吗?而且,我还要开车带几个老师一起。如果开车的时候,我在担心你们会不会遵守纪律,就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那会很危险。”有的孩子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是啊,如果你们总这样让老师担忧,老师做什么事都不安心,出了事你们就没有金老师了,对不对?”刚才犯错的孩子都低下了头。“我知道,四年级时你们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现在你们大了,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但有时总管不住自己。没关系,坏习惯一个一个改,也许改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金老师会耐心等待。我相信能看到你们的进步,对不对?”“对!”
我想,此刻孩子们的心里一定有触动,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不仅仅只是关系到自己的荣辱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我的担忧是不是可以减轻一些了呢?
这么想着,却不敢流露分毫,平静地布置好明天离开学校要大家完成的作业就放学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内心虽然还比较忐忑,但我相信刚才的谈话在孩子们的心里会留下印迹。也许,我牵着的只是一群蜗牛,那就陪着他们慢慢散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