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有位大学同学晒了他的执业证,说是要独立执业了,内心不禁有点小感触。
在江苏呆了半年,因为亲戚要自己开所,半年没有挂实习,过年前来了深圳,三月入职现在的律所,五月终于挂上证,而此时,和我同期过司考的同学早已挂证快一年了,比我晚一期过司考的同学正好也要挂证了,相比来说,我已经晚了一年了,未挂证时,内心很焦虑,挂上证以后,又开始担心能不能顺利通过深圳律协严格的考核,很希望早日成为执业律师。
所里坐我旁边的那位同事,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和她的关系近来感觉有些微妙,我说自己瘦了十斤,她就发朋友圈说要减肥让大家监督,我和团队同事说学习的事情,她就发朋友圈说周末来学习了满满干货,虽然坐的很近,但一天也基本不说话,见到面我和她打招呼她也很冷淡,和她请教事情她也很模糊敷衍,并不是很愿意告诉我。想来我没做错啥,也没得罪她,既然她不待见我,那我也没必要自讨没趣,还硬要在她眼前晃,大道朝天,各走一边。
私以为这个同事的能力不错,也有做律师的强硬,只是过于注重细枝末节,对人有些吹毛求疵,此外,最大特点,就是过度关注外界。一个人,若是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很容易迷失自我,且容易受外界干扰,产生情绪波动。而一个人,若是过分关注自己内心,就会像我一样,对人情感的需求反应很迟钝,固执己见。最好的,还是七分关注内心,三分关注外界,内外兼顾,方能使自己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讲道理,我还是比较欣赏那些性格内敛、做人真诚、做事踏实、温和谦虚的人,如果有自己主见并且能坚持内心的话,我就更佩服了,而我旁边那位同事,性格较圆滑,又有点虚伪,着实没什么好感。律师这个职业,好就好在,除了自己团队的人,没必要刻意和谁搞好关系,如果是独立律师更好,谁都没必要去刻意讨好,除此以外,合得来最好,合不来也没必要强逼自己去迁就谁。
今天刷知乎,看到一个女律师,描述了她的真实生活,总结三个字,就是效率高。的确,效率高可以为自己省下很多时间,而关于高效率,我目前能想到的就是:
1、列出待做清单;
2、然后规定时间,逐项完成;
3、做事的时候保持高度关注。
希望我早日实现高效率。
现在听歌还是听得太多了,我觉得我慢慢需要将听歌变成听书,哪怕是听些无关提升的书,听些文学类的书,也比一直听歌要好。
今日反思:
1、减浮躁:听歌听得还是有点多,应减少听歌时间;
2、少表现:做得不行,晚上和团队同事聊天又有点膨胀了;
3、该争取争取:今日无涉及。
接下来,每日要做到:
1、列出每日待做清单;
2、每日早上听三首歌,晚上听三首歌,其余通勤时间听书或盐选Live;
3、回家后早点写日志、洗澡,十二点前睡觉,七点准时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