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课后反思
通过昨天的音乐课与今天的单元总结课程,我认为我的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点不够全面;在课堂中除了关注纪律不良的情况,也要关注个别同学优异的表现以及出人意料的回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给予肯定或提醒。
2.对三年级小朋友的能力没有清晰的定位;例如集体演唱旋律时小朋友的识谱能力还没有这么高,就不能让他们一起唱全谱,可以将长音或短音圈出来让小朋友接唱。
3.对于新学的知识点不能直接告知而是要注意引导;在提问时小朋友如果没能立马回答出来,也应该换一种方式稍作提醒,引导他们动脑思考,告知答案不利于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
4.如果课堂中出现了新的乐器,应该在让小朋友模仿之前先指导动作;例如昨天的《赛马》课程,我没有用言语加动作循序指导拿二胡和演奏二胡的姿态,而是直接让他们看着模仿,许多小朋友的左右手姿势都拿反了。
5.欣赏音乐时没有带领小朋友充分感受画面形象;完整欣赏全曲时可以让小朋友用骑马的姿势进行表演,发挥想象力感受音乐画面。
6.对于小朋友演唱不足的地方要及时带领纠正;例如今日总结课,男生整体声音不如女生悠扬婉转,尾音容易消失,也有部分小朋友没有参与演唱导致整体音量特别轻,这个时候就应该单独纠正男生的不足之处并让他们进行改正,然后再进行后面的内容。
7.用词具体,不宜抽象;例如请小朋友唱出歌曲欢快的情绪,小朋友无法认知什么是欢快的唱歌,所以应该先提问我们可以如何唱出歌曲欢快的情绪?或是示范弹性的声音与悠扬的声音让小朋友对比,哪种声音更欢快?逐步引导加深小朋友的感知。
8.媒体音量的调整;课程中要注意在播放赏析音乐和进教室音乐时,为提醒小朋友集中注意力,可以采用较响的音量,而在演唱时应该降低伴奏音量,避免小朋友扯着嗓门唱歌。
以上是对这两节课的教学反思,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该避免这些问题的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