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芬有一本身心灵成长小说,叫做《遇见未知的自己》,其中有一个片断讲述在一个智慧老人的催眠下,主人公若菱回忆起自己的出生经历和感受:
老人问:"你记得你出生时的经过吗?"
若菱理所当然地回答:"当然不记得啦!"
"其实你的身体记得的,你不妨问问自己的身体。"
老人严肃地举起手来,若菱不由自主地看着老人的手,只见老人一面把手放下,一面以权威性的声音说:"闭上你的眼睛!"若菱照做了。
"想象你是一个在妈妈肚子里的胎儿,此刻你所在的空间,很柔软,很温暖,在一片黑暗中,四周都是水。你像一条小船,轻轻摇曳。
你还听到很大声、有规律的鼓声,扑通、扑通、那声波抚遍你的全身。还有流水的声音,以及其他不规律的一些声音,你充满了好奇。"然后老人问,"你此刻感觉怎么样?"
"真舒服!"若菱如实地说出了她的感觉。
"很好,但是小心啦!"老人警告她。
"温暖的怀抱,突然从四周挤压过来,只是一瞬间,但却是像从总没有经历过的,你开始感到有点不安。过了不久,又是一下,你开始莫名其妙地担心了,这是怎么回事?可是那种挤压越来越频繁,完全打破了你在梦海上安宁舒适的徜徉。"
啊…-"突然若菱听到一声尖叫,把她吓得身子紧缩,缩成像一个影儿的姿势。接着尖叫声不断,还有咒骂声:"他 x 的!早知道这么我就不要生了,拿掉算了,大夫、大夫,救救我,啊﹣﹣痛死啦"
若菱吓得全身剧烈地颤抖,记忆中从来未曾如此惧怕过。
经过不知道多长的时间,若菱感觉自己全身被挤压着,有人在抓她的腿,想要拉她出去,可是她的头很大,经过一个隧道的时候卡在那里,她听到更多人的说话声音、尖叫、咒骂、安抚、忙乱,吓得她不知所措。
最后总算通过了隧道,若菱感觉自己到了一个无比光亮的空间,东西在她肌肤上摩擦。灯光非常刺眼,温度又低,周围没有暖和的水了,有的只是粗糙的东西在她的皮肤上摩擦。
她突然感觉窒息,正在慌乱的挣乳之中,有人用力在她屁膜上打了一掌,若菱哇的一声哭出来。泪眼模糊中,看到周围尽是隔宝的东西,那个每天供养我吃喝拉撒的环境呢?那个我的生命的源夹呢?没有了吗?失去了吗?她使劲地一直哭,惊吓地哭,恐惧地哭,没有指望地哭终于哭累了,她睡了。
不知过了多久,若菱从沉睡中醒来,很舒服的一觉,一脸上凉凉的地方,原来真有泪水哪!若菱狐疑地看着老人,不知道自己刚才是不是"庄周梦蝶"去了。
老人神秘地笑笑,没有回答若菱疑惑的目光。
"我们出生的过程这么凄惨哪?"若菱忍不住惊叹!
"是啊!"老人说,"你听过细胞记忆吗?"
"是啊!"老人说,"你听过细胞记忆吗?
若菱茫然地摇头。"有些人在接受器官移植之后,会承接了捐赠器官的人的想法、性格、脾气等等,"老人提示。
"哦!这个有听说过。"若菱至少还看看报纸,"所以我们出生时这种戏剧性的创伤记忆,就会被我们的细胞保留吗?"
老人点头道:"是的,而且我们出生之后,有多少人能够幸运地在一出生就由母亲一直怀抱着,饿了就吃奶,哭了有人抚慰?"
"是呀,大部分现代的教育是说什么不要宠坏孩子,要定时喂奶,没到喂奶时间即使宝宝饿了也不可以喂食。孩子哭的时候让他哭,免得宠坏了老要人抱!"
若菱同意现代教养宝宝的观念有些问题,尤其刚才身临其境般地经过了宝宝出生的过程,更觉得刚出生的孩子就是需要无限的爱和抚慰。
"你想想,"老人说,"你在成为受精卵的那一刹那之前,只是一个意识的存在。然后突然你进入了一个小小的细胞中,慢慢地,你有了一具每天长大的身体,但你还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当中,你感觉和周围的东西都是合一的。"
老人喝了口茶,继续侃侃而谈:"然后,你出来了,经历过那个巨大的创作和惊吓,你与提供自己生命所需的源头分离,一开始你很迷惑,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自己肚子饿了会得不到东西吃,因为你以为你与这个世界是一体的。"
老人叹了口气,"于是,我们慢慢学会了,我及我的身体和这个世界是分离的了。为了保持自我感,我们就发展出了小我,在这个世界上抓取所有我们能抓取到的东西。因为小我是如此的虚幻、脆弱,所以它需要更多的抓取、获得,才能延续它软弱的生命。"
"原来身体是这样让我们与真我分开的,也不是身体的错呀!"若菱有点像是自言自语似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很多无名的恐惧感和分离感,就变成了一种存在性焦虑,成了我们每日生活的背景音乐,不停地在播放。"
"啊,难怪我老觉得惴惴不安,很不喜欢自己一个人安静地独外每次一个人的时候,我就想找人说话,打开电视、收音机,或是找点事情做做。原来就是不想面对这种存在性焦虑的背景声音。"若菱有了这番领悟!
张德芬的这本书是在我还没做妈妈的时候,有一次在一个甜品蛋糕店里第一次看到的,那时候偶尔我会自己一个人躲到这样有香气,有甜味,又有书,有轻音乐的地方让灵魂偶尔去流浪。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更多的关注若菱和她老公的关系,对于这段话没有多大感受,觉得所有动物的孩子都是这样从子宫经分娩来到现实有光的世界呀,作者太敏感细弱了吧。
到后来自己做了妈妈,糖果不到35周早产出来放保温箱10天,回来都不太懂得吸奶,且我的几乎没有,月嫂觉得很麻烦,刘爸爸也觉得太折腾,小孩吸不出老是哭闹(干脆放我这个抑郁的妈妈躺在床上睡觉,其实我一直在情不自禁地流泪,把在医院不能哭怕影响小孩保不住的恐惧,除了拉撒吃喝都躺床,头发脏臭乱像个乞丐,乞丐比我好些,能自由走动,我被监禁床上一个多月,那种难受都想跑起来去医院外面疯跑了,躺了一个多月回来,华灯初上,觉得贵港陌生了,家也变了……),从保温箱回来他们两个是裹着抱被自己睡一个床,旁边没有父母,有外婆和经常呼呼大睡的阿姨……后来妹妹连续夜啼症,每天晚上八点哭到十一点,哥哥一吃奶就吐,有时候一天吐七八次,从鼻子喷泼出来的那种,到后来总是生病难养,贵港很多医院诊所都跑遍,很多医生都认识我,很愿意帮助我……再后来我第二次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哭了,我们整个的前传正传都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从怀孕到出生,我把太多的恐惧焦虑传递给了孩子。所以,今天所出现的问题,我需要用专业知识陪着孩子去成长,去稀释……还好,他们越来越好了。
今天又再次看到这篇文章,所以想把它给记录下来。感动,遇见未知的自己!抱抱自己,抱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