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计划的背后思考
线上学习开始,学到了很多的方法论,链接了太多长期主义者,可是,我总是那个半途而废的人,列了计划,刚开始的兴致勃勃,慢慢的拖延,直到放弃!
自律不够,他律来凑,所以。我强迫自己必须留在社群中,扎根学习,被裹挟着前行!
What
想得多,做得少,思想大于行动,不会做计划,只能不断拖延,最后只能被迫终止。
自卑心态+完美主义者,总结就是不敢曝光差的自己!
Why
每一次被他人吸引,自己我也赶紧学起来,做起来,殊不知,人家的闪光是每天星星之火的集结,而我只能是昙花一现,比如:践行群的健身打卡,看到又瘦又精神抖擞的美丽战友,能量满满,阳光四射,再看看自己的水桶腰,哇,斗志满满,我要加入健身,我也想要那种充满能量的精气神!
我的动作:准备了瑜伽垫,下载APP,买了跳绳,定了闹钟,第一天,火力全开,瑜伽24分钟完成,跳绳500个完成…可是一周后的早上,昨天加班到很晚,,今天又起晚了,没时间练瑜伽,仓促出门,碎片时间,跳绳吧,门口人太多了,一会再跳吧,晚上再跳吧,300个了,有客户来,休息一下吧…
比如:群里的共读,书很难,是事实,硬啃是事实,不敢输出,也是事实
觉得自己没看懂,不交作业的时候,并不是,都没写作业,而且写了不敢交,也不愿意交,怕自己写错了,也怕自己写得不好,
总想着,不断调整,去拿精选!可是碎片化的生活,我没有更多的时间一直处于不断优化的状态,或者扎心点说,我也没能力,修改到更好。结果就是不了了之!看到优秀者更加夺目,羡慕的同时安慰自己,他的起步比我早,3年后的我也可以!
扎心一问:3年后的我真的可以吗?
其实并不乐观!3年后我可以干什么,或者我可以成为什么样?一切都是未知!
时间为践行者带来复利,我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动力真的不配谈复利
How
行动什么时候都不晚,今天的不是鸡汤,是反省,是找到治愈拖延的方法论,
为什么要做计划?
答案很简单,计划有两个基本的功能: 规划和备忘。
规划,是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备忘,则可以帮助你执行时方向清晰、全情投入。
首先做计划,年计划,月计划,日计划
做计划,这个动作,我最多就是每天列出当天大的工作任务,琐碎东西全靠脑子,经常丢三落四,经常埋怨脑子不给力,今天才意识到,是自己的行动力不够,大脑的作用相当于电脑内存是来运算处理信息,指挥身体的,而只用来记录信息,只能说,效率实在低呀!
今天要清理大脑,列出日计划,月计划,年计划
关于每日工作量
要将抽象概念,转化,拆分为具体动作
具体动作—立即行动
遇到一件事,10秒钟抉择,
转,做,存,扔,四字决
转,转给别人;做,马上去做;存,放入待办清单;扔,拒绝或者忽略掉它。
马上做的事情,除了要事优先,紧急事情先处理,还要,简单的动作马上做,确定要做,
能趁热打铁的事情立刻做,
比如,社群,每天的整理工作,优秀学员分享完直接做好,记忆深刻,效率高,效果也好。
前几天太忙,点评语部分拖了好几天才整理,大半夜折腾很久,还把日期搞错了,其实,这是特别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拖的时间太长了,且每天都有更新,一次性搞太多,出错率只能高呀!修正的过程也是增加时间成本的过程!
规划自己,合理分配时间,做计划是最有效的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
关于自己心态的建设:担心自己做不好,就想想,如果一直担心,3年后还在担心,那么,3年后的自己也依然是最差的!
不为难自己,主动积极向战友求助,
用真实的自己去社交,学习,记录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