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消费者变化2/4

3. 数字时代的消费者变化

变化1:消费者中产化,需求多元性显现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在逐年攀升,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最近刚好看到网上发布的一份《2022中国居民财富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居民财富总量达到687万亿元人民币,2005-2021年年均符合增速高达14.7%,财富增速远超美日。

有了钱之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自然就被激发了出来。

以吃为例,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基本上是以“吃饱”为主。随后的20年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这时候,人们不但要吃的饱,更要吃的好。于是各种风味餐厅、菜式丰富的自助餐,都成了最热门的饮食圣地。然而近十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不再过分追求山珍海味,需求多元性开始呈现,人们想要吃的更健康、吃的更方便、吃的有个性。所以各种轻食、自热锅、代餐奶昔等都孕育出了一大批新锐品牌。

再看穿,上世纪80年代,时装在中国大陆开始出现,各种“时尚青年”都会抱着一个录音机,穿着喇叭裤,戴着大墨镜穿梭在大街小巷。到了90年代,人们越来越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港台系、日韩系、欧美系,都各自有了很大一批的追捧人群,核心都是为了“洋气”。不过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愈发自信,国潮开始兴起,同时,相比“美观”,人们更在意舒适,女孩们开始穿着瑜伽裤上街,而这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从“悦他”转向了“悦己”。另外,追求个性和性别平等的交叉,也催生了“无性别主义”的设计。同一个款式的服饰,不论性别都能够驾驭,往往成为了年轻情侣的最爱。

娱乐方式也是生活水平的重要反映。三十多年前,谁家有收音机和电视机就已经是“大户人家”了,如果还能有个“红白机”,简直就是“土豪”。慢慢的,电脑开始走入大众家庭,各种电脑游戏,QQ聊天,网上“偷菜”成为了最流行的娱乐方式,智能手机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刷短视频、逛电商、玩手游,人们已经在不经意间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然而近年来(疫情严重之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倦被手机和网络绑架的生活,他们又再次回到线下真实世界中寻找与他人的连接和娱乐活动。狼人杀、剧本杀、密室逃脱又风靡一时。

需求越是多元,品牌的创新机会也越多。特别是当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新的需求也会更“烧钱”,从而创新的天花板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