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荒寺》是作家格非最新长篇小说,在这本小说中作者以一个离异中年男人林宜生的爱情为主线,亲情和友情为辅的故事。
林宜生是一位患有抑郁症的大学老师,经常在全国各地演讲,虽然很赚钱,但是忙碌的生活加剧了他的抑郁症。
按理来说,一位既赚钱又受人尊重的老师应该没有太多烦恼才对,为什么他会患抑郁症呢?
读完两遍小说后,我把林宜生患抑郁症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三点:婚姻不幸福,事业不顺和亲子关系的冷漠。在他抑郁的原因中其实也隐藏着人们对于生活的普遍焦虑。
抑郁原因之一:不幸福的婚姻
林宜生的婚姻看似平淡幸福,但是却隐藏了太多的伤痕。妻子白薇是一个性格很强势的人,家里面的大小事情全是听她的,林宜生是一个没有发言权的人。
比如对于儿子伯远的放养教育,林宜生虽然觉得不好,但是对于妻子的专横却无可奈何,只好由她去。
白薇虽然强势,但也只是一个女人,脆弱的时候还是需要有人在身边的呵护的,可是林宜生是一个共情能力很差的人,完全不能理解白薇所需要的,这加剧了两人感情的破裂。
比如在白薇拿掉孩子的时候希望林宜生陪自己去医院,但被林宜生冷漠拒绝了,因为他认为拿掉孩子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貌合神离的婚姻会一直折磨着两个人,这样的婚姻让两个人都感觉不到温暖和幸福,所以林宜生渐渐患上了抑郁症,白薇最后不顾一切离开。
很多人可能面临的婚姻问题和他们不一样,但是不幸福的婚姻也有相似的地方,比如两人互不沟通,互不理解。
很多人在结婚之前我们都是互相喜欢的,但是在结婚后就慢慢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对此会失望。
也有人是把婚姻当成一件任务,在谈恋爱的时候全心全意付出,但结婚以后便不再去经营婚姻。
或者是多年时间消磨掉了两人的感情,太多的矛盾夹在中间没有解决,两人渐渐形同陌路……
不管是哪种情况,不幸福的婚姻会让一个人的状态极差。因为家庭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是我们受伤后可以疗伤的地方,而不是一个比外面世界更冷漠的地方。
很多人不想下车回家,其实也是因为家没有给他温暖,如果一个人对家很眷念,他还会再车里停留那么久吗?
抑郁原因之二:事业的不顺
林宜生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所以一开始进入职场的时候,他不愿意去讨好上司,此后上司便成了他事业中的一道阻碍。
事业的不顺并不是指阻碍很多,而是行为和内心的不匹配,后来的林宜生学会了怎么走后门,懂得了职场的很多弯弯绕绕,事业顺了很多,可是自己的心里却一直过不去这个坎。
在潜意识里他不认同自己的做法,可是他却无法不这么做,他母亲对他的斥骂其实也是他内心对自己的斥骂。
后来他在事业上风生水起的时候,他的抑郁症反而更加严重,他以为是自己太累了导致抑郁加重,其实是因为心理负担更重了。
一个悲剧的发生并不是坏人做了坏事,而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做了坏事。
林宜生是一个“好人”,当他碍于现实迫不得已做“坏事”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煎熬的。
我身边有人之前是做销售的,后来他辞职做了程序员,因为他说虽然赚钱多,但是良心上过不去。
事业的不顺利是很常见的,顶着压力完成任务,还要被上司批评……
很多时候工作累的不是身体,而是人心。
有人说:现在的人活得像个机器一样,每天都毫无感情的工作,只有下班后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由空间才能感觉到活着的乐趣。
对于这句话,我是赞同的。一个人只有在内心有所依的时候才是强大的,事业上的不开心,可以用放松自己的方式化解。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既然如此,我们只要把自己都是注意放在十之一二就好,对于不如意之事选择忽略它,不去给自己找难受。
抑郁原因之三:亲子关系的冷漠
林宜生和母亲的关系并不好,年轻的时候林宜生就一直在逃离母亲,为了距离母亲远一点,不顾老师的挽留执意到北京教书。
后来母亲到北京住的半年,和妻子关系并不好,自己对母亲的厌烦也并不少于妻子。
母亲回老家后一直写信到林宜生工作的地方辱骂林宜生,对林宜生的羞辱无所不用其极。
从这些细节来看,林宜生和母亲关系并不好,母子的关系已经到了冰点。
除了和母亲关系不好以外,林宜生和自己的儿子也十分疏离。在离婚后,林宜生隐瞒了离婚原因,儿子误以为是父亲对不起母亲,父子关系也降到了谷底。
书中说林宜生的抑郁直接原因是来自母亲的指责,其实这也反应出林宜生并不擅长处理母子之间的关系。
原生家庭会直接影响到自己对下一辈的教育,不过林宜生很爱自己的儿子,虽然由于之前都是妻子对儿子管教,自己插不上手,和儿子关系也不亲密,但离婚之后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在白薇离开后,儿子进入了青春期,林宜生虽然有着很传统的思想,但好在他经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他理解儿子的青春期。他并没有对儿子的行为横加指责,反而成为儿子的助恋爱攻。
林宜生渐渐和儿子拉近了关系,弥补了以前生活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在我们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总是有很多期望,他们的传统认知中,跟多东西是不允许的,比如早恋。
在制止孩子“叛逆”的时候,其实就是把自己放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很多家长是不允许孩子逃离自己掌控的,一旦逃离,家长就开始各种说教。
但孩子和父母总是要分离的,孩子的长大也是从离开父母开始的。父母想让孩子走的路,也许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走的路,父母认为的早恋错误,其实只是人类的本能。
在格非老师采访中,也曾说到,孩子和家长的确是有代沟,但是这些沟壑是可以通过沟通被填平的。
所以当亲子关系陷入僵局的时候,先别对孩子说教,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多和他们沟通,慢慢引导他们,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林宜生的身上的确有许多的压力,这些压力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体现,但林宜生最终找到了平衡压力的方式。
最后他拥有了一段新的婚姻,内心深处放过了自己,与母亲达成和解,与儿子关系也处理得很好……
压力出现的时候,学着去寻找压力的来源,释放压力,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一切总会好起来的。
有压力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有适当的压力才会有一定的动力去解决这些隐藏在心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