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间与家人看电视剧,电视剧的名字是《医者仁心》。
剧中有个病人家属对他躺在病床上,似乎永远也醒不过来的父亲说:“爹,你渴吧,他们说你不能喝水,我只能这样蘸点水给你解解渴了。爹啊,儿子其实知道,你这病治不好了,他们都要我放弃治疗,可儿子下不了这个心,儿子有钱,只要看着爹躺在这儿,儿子这心里头踏实。”医生丁海本来准备再找这个病人家属谈话,郑重告诫他治疗后果,结果在窗外看到这一幕,在这一瞬间,丁海被击中了。
日忙夜忙中,是什么使得我们丧失了对生命最本质情感的感知能力?忽视了病人及其家属的情感需求?
不断的医疗纠纷?
剧中讲到一对父母,儿子二次换肾后死亡。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走司法程序起诉手术医生。其实这个手术医生为了这个病人,想尽了一切办法。病人经济窘迫,无力承担二次换肾费用,他想尽一切方法减免。治疗也是无可挑剔,但是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治疗无效离开人世,当他知道病人家属在起诉他的时候,伤心,痛苦,说:“真是后悔对王欢妈妈太好了”。
由此我想起了我们不少医生,倾尽全力,尽己所能去救治病人,当病人去世,家属面对人财两空的局面,不能平衡内心,一反以前的态度,起诉主治医生,起诉医院。
医生不是神,是人,只是站在生命前沿的卫士。面对如此局面,医生们只有纠结内心去承受。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当这样的病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作为医生的痛苦和无力感。而除此之外,我们还得承受病人家属的误解,谩骂,甚至侮辱。
那一刻热切的心怎样的流血,午夜梦回的痛楚,哪一双眼睛能够慈悲的看到呢?
日常的诊疗工作中,该上的治疗,医生还是去得上,能冒的风险,还是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去做,安慰自己的,就是能救的就要救,不是所有病人都这样的。
辛苦繁重的工作之余,多么渴望有一种力量,能为这样的坚持增加一些厚度,让病人和家属不仅能和医护分享成功的喜悦,更让他们和我们能够共同平静承担万一治疗无效的后果。
社会不当的舆论导向?
剧中有这样一幕,护士长被卷入了倒卖血浆的事情,最后自杀,写下了遗书,全文大意如下:刘敏后悔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只能用死来洗刷耻辱,最后有一个请求等女儿大一点,把所有的都告诉女儿,告诉她做一个好人,一个正派的人,别因为任何外力改变自己,还有,就是记住一件事,别让她当护士,千万别让。
让她走上不归路的事是苏教授死得不明不白,让她内心失去了是非的界限,不再坚持自己的原则,自己的清高。
看到这里,只觉得心里堵得很慌,一个勤恳工作数十载的人,一个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人,为什么会为一些事件改变,是偶发还是必然,是不是整个的医疗环境已被卷入复杂的社会变革的洪流中。
医疗从业人员的内心健康,完全被漠视,能不能有一些社会力量,关注到这一块被遗忘的地方。让这样的故事,永远不要发生。
病人及其家属的误解?
剧中也讲到了医疗暴力,有一个低钾的病人,治疗无效死亡,病人家属把怒气转移到对参与治疗的护士长,强迫她对病人下跪,对她大打出手。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发生过。而作为当事人的我们,在面对这样的怒气和暴力时候,更多时候是回避和承受,为的是不让冲突升级。
为什么辛辛苦苦的工作,换来的却是如此不堪的侮辱,谁来维护我们的尊严。
渴望一种大范围的公正和保护手段,来捍卫医者的尊严。使病人和家属能够理解我们,以一种比较理性的方式沟通,不再有如此恶劣的沟通方式!
每一次受伤,并不是只有医生,如果医生都学会了保护自己,采取无为而治,那我们的病人,同样的,也会丧失一些机会。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这句话,它代表了我们对病人的尊重,诠释了作为医者,并不是某些社会舆论所议论的唯金钱论,我们有我们的信仰和尊严。并且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在解读。
我们,面对种种不公正的时候,更多的想想那种人与生俱来的对于生命最本质情感的渴望,那样我们会多一些努力,更多一些坚持。使得我们有继续职业理想的勇气。
结束语:医患关系,从来应该是左手和右手,相握才能更有力量。更持久。如果让伤害变成双刃剑,受伤的永远不止一方。作为医生,我们无法阻止没有医疗纠纷,更无法左右社会舆论导向。甚至在病人家属万分焦急和伤心时候,我们必须保持一份必要的冷静和理智,那样才能更有效率的进行我们的治疗,为此背上“冷酷”的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