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真切经历了一把人山人海,体会了什么是一分钟挪一米的感觉,地铁站明明就在眼前,我却用了整整40分钟才靠近它🤣
最让人捉急的是手机一点信号都没有,图片和链接都发不出去,差点没赶上直播,差点错过一个亿……🤣
还好在20:25分进入了地铁站,重启了手机,顺利进入了直播间,看到恒妈的一刻真是开心🥳
✍️你认为是学会避坑更重要,还是强大自己和成长发展最重要?🤔
一开始我果断选择强大自己,评论区也大多是这个选项,后来渐渐有了不同的声音,恒妈揭晓答案:肯定是学会识别和避坑更重要,如果你还没学会如何让自己不吃亏不上当,那你怎么能确保你认为的发展方向不是个坑呢?又怎么能笃定你认为的坑就不是一个好机会呢?!
真是一针见血!就像巴菲特老爷爷说的:炒股的第一原则就是保住本金,第二原则是永远参照第一原则!
这个世界上很多看似“废话”的道理其实才是真正值得牢记的人生智慧。没学过理财没进过股市的人不会懂得这句话的份量,简直就是炒股圣经!🤣
那些基金经理和股市操盘手,就是把这个准则用到极致的人,他永远都会保住自己的本金,因为他手上有大把股民的钱,而且会另外收取交易佣金,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你相不相信,富人看待一个问题的观点几乎雷同,而穷人看待一个问题的观点也几乎雷同。但是,两类人的观点却截然相反🤔
PS:此处也可参照我曾经专门写的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在几个维度上的不同体现,话说到这了,你还不关注吗?哈哈哈🤣
✍️那么我们要如何学会识别人生中的大坑呢?如何做个有判断力的人🤔
还记得恒洋老师在直播第12天的时候讲到过人生三大坑:天坑、地坑、人坑。
具体的区别和应对方式可以参考我第12天的复盘(还没关注我简书的朋友可以去关注了,哈哈哈,天天看我复盘,还不给个关注吗)🤣
今天老师又从新的角度来解读了这个问题。
首先,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观点实际上都是“偏见”,没有绝对的对错,没有绝对的真理。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除了来源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所经历的事儿、接触的人,还带有自我附加的见解,这就是一种“偏见”。
而我们想要让思维更加开阔,就需要去不断吸收更多的不同人的“偏见”,加以思考和整合,才能更接近真理。
正所谓~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就是这个意思。
✍️人生三要素帮助我们寻找值得借鉴的见解:经历、阅历、日历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里的“老人”其实是从三个维度来判断的,分别是:经历、阅历、日历。
经历代表自己实实在在亲身体会过的事儿
阅历代表自己看见过、听见过的事儿
日历代表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痕迹
三者都丰富的人肯定值得我们去取经,而如果三者不是同时具备,那么我们就要懂得排序:经历最重要,其次是阅历,最后是日历
还记得恒妈之前教我们给身边的人进行三种分类吗?超龄、在龄、废龄。
其实也是从经历、阅历、日历三个层面来划分的
超龄:经历和阅历明显超过日历的人
在龄:经历和阅历和日历相匹配的人
废龄:经历和阅历明显少于日历的人
那么我想问问大家: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件事物,你是应该去问对此有经历的人,还是有阅历的人,还是没有经历和阅历只有日历的人?
我想答案不言而喻。比如你想了解恒洋瓦到底是干什么的,你是应该问经历过的人,还是应该问听说过的人,又或者问没经历过也不了解的,仅仅是身边年长的人?🤔
没吃过猪肉,只见过猪跑,只是看书上说猪肉是香的或是臭的,你永远无法真的理解猪肉到底是啥味道!话糙理不糙🤣
要想降低自己变好的成本、提高自己变好的效率、缩短自己变好的时间,避坑比发展更重要。避坑第一步:身边有明白人。明白人有三个特征:有阅历、经历、日历(年长)。咨询问题首选有经历的人。
明白人重要的不是“人”,而是“明白”🤣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值得反复读30遍的话,直到你完全弄懂为止: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即使靠运气赚到了,也会凭实力亏掉!这个世界有100种方式收割你,直到你的财富和你的认知相匹配。你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