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心理学和信仰都是意识和精神层面的东西,而意识和精神层面就在你的一念之间。其实,他们之间还是有大不同。一个是科学,一个是哲学;一个是探寻真理,允许质疑;一个是认为自己就是真理,不容置疑。
这个话题,也是老生常谈,有人听说我学心理学就问我知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嗯,不知道,我不是算命的。能不能预测未来?不知道,因为我不是先知;有人问我是不是唯心主义?对不起,我不是,心理学是生命科学。想到生命科学,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先想到算命神学这些还是先想到实验室?应该是后者吧?好的心理学系,都有实验室,教授们的成果主要是实验成果。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所心理实验室。 这件事就使得心理学脱离了其他学科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系要学认知,学大脑的结构功能,学各种精神疾病,学各种统计测量实验等等。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心理学的使命是理解人的行为及其原因,更多是用于描述,心理学是一个认识自己的工具,但是心理学没有把救大众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因为科学的本质是为了无限接近真理。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着重于应用,但凡是应用,就是摸索着进行,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的流派,都是自己的一套说辞或是范式, 不同的门派之间互相打架,这个是应用学科的正常现象,好像教育学,也是各种模式方法技术,你不能说哪个对哪个不对,更多只能说适用范围,优点缺点,使用的人对方法的掌握程度等,而信仰,信仰是科学吗?信仰可以讨论吗?信仰可以检验真伪吗?信仰允许改变吗?信仰欢迎质疑吗?
专业的心理咨询,虽然理念说起来很简单,比如精神分析要探索潜意识,认为过去影响未来;人本主义要尊重人的使命潜能,人生意义决定你是谁;荣格讲集体无意识,阿德勒讲自卑,讲自我的超越,完型讲完型,系统排列讲代际传递,讲系统法则,你的家庭,祖先经历都有记忆存在,都会影响着你的命运……哈哈哈,但是每个流派,都是简简单单的说几句就行,比如说不要有执念,大概是这个意思,那么要怎么帮助来访者感受,理解,并且最终领悟呢,专业的咨询师是要灵活运用各种咨询技术技巧来陪伴来访者走过这段路程,而不是就把这几句话甩给来访者,这些旅程,短焦可能五六次可以达到,长程的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才能完成重建人格的过程,所有的专业心理咨询,都是辛苦的探索,以及爱的陪伴,所以肯定是要收费的,而且价格不菲。公益的微信群,稍微说几句,领悟能力强的明白一点儿大道理,其他没啥用的了。这是必然的局限性。然而你再看其他鸡汤,大概类似于按摩吧,效果能延续那么几分钟,对于很需要的人来说,也不错,对真正想要改变的人,口号,鸡汤,灌输,等都是浪费时间和生命。心理学与信仰最大的不同,是帮助你看到生命中有更多的可能性。
生命中的种种际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所以才会有各自悲喜交集,丰富多彩的人生吧。
关于爱。很多时候,问对方爱不爱自己,是和低自尊,或者没有足够的安全感相关的,可能也和过往经历有关,经历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解读经历,比如做父母之后,你会理解父母有时候对你的责骂,他们太累了,太多忧愁和心结,来不及关注到小小的你,这也是正常的,还有,更主要的是,你要慢慢收集生活中的阳光,比如友谊,比如良师,比如大自然,比如美食,比如好书,比如去工作,积蓄起成长的勇气,慢慢你就发现,自己爱自己就好,你甚至不需要别人来爱你,就可以很快乐。
关于亲子关系。我们要记住一点:别以父母之心度孩子之腹。如果你问我为人父母有什么方法可以和孩子搞好关系,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别总是习惯性的以父母之心度孩子之腹。这么说不是把父母比作小人(毕竟我也是为人父母之人,还没有笨到要骂自己的程度),那是因为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老师分享的一个故事:“在前段时间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时候,我的一位朋友火急火燎的向我求助,他控诉儿子对疫情一点都不重视,这还不说,竟然天天盼着周围的人快出现一例吧,这样大家就可以在一起隔离了。这让他十分恼火。他觉得如此腹黑的孩子,简直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被扭曲了。 如果从我们经验的视角看,我们确实会觉得这孩子太负能量了,怎么会有如此恶毒的想法呢?如果你愿意从心理学的视角理解一下这个孩子,你就会发现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当我这样解释给朋友听的时候,他虽然没有反驳我,但是从他的表情里我看出了一些不解。 一个下午,在访谈完两个来访者之后,我开始和小伙子随意的聊天,在简单的寒暄过后,我们各自分享着我们做过的“坏”事儿。这孩子确实够“坏”的,把粉笔末当壮骨粉卖给很多同学,发了一笔大财;把英语老师的课件全改成拼音,直接让老师在公开课上出丑……我也分享着自己的过往,拿弹弓打校长家的玻璃,把班里的拖把棍削成一块一块的做象棋……聊着聊着我们之间的关系就越说越热乎了,孩子突然变得有些惆怅,他告诉我自己以前是那么开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内心越来越阴暗了,就拿这次疫情来说吧,他恨不得让它多待一段时间,甚至希望大家都被隔离起来。这个大男孩儿说完,看我一点都没有嫌弃他,甚至连一点惊讶都没有,很好奇的问我:“你难道不觉得我的想法有些恶毒吗?”我郑重的告诉他:“我从你的言语中没有体会到丝毫的恶毒,我只感受到了你内心的孤独,以至于你想要通过可恶的病毒把自己和周围的人绑定在一起。” 男孩儿很聪明,很感激的看着我和我说:“我知道了叔叔,我不是恶毒,是孤独。”聊了半个多小时,他第一次开口叫我叔叔,同时我看到他的眼眶湿润了。因为不是在做治疗,我们谈透了这个问题也就结束了,如果是在治疗中,我们还需要深入的去做很多工作,但是仅仅到这一步已经呈现出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试问一下孩子的爸爸,当你感觉孩子有些腹黑的时候,你有没有看到他在说希望大家都被隔离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把自己摘出来?一个真正腹黑的人会有这样的反应吗?孩子的语言中无处不在透漏着自己对关系的渴望。”
现在有太多被一些心理学理论深深的催眠的父母,动辄就会说自己的孩子太有攻击性了,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了……凡是这样说的父母都极有可能没有能力看到自己孩子的真实状态。他们不过是先用一些专业的术语和理论催眠了自己,然后再来催眠孩子。这不是理论的错,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实习者,我一直在下功夫跟着督导老师进行理论学习研究,在督导老师说:“记住用你所学习的理论支撑着你对来访者的假设!怎么样做到不被理论催眠呢?把来访者放在第一位。你做的一切只为对治疗有利。”并不是爱学习的父母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而是愿意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且不断学习的父母,才能收获健康的亲子关系。这里指的放在第一位并非是说不分大小,没有原则,而是永远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你们的关系中,时刻体察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
关于原生家庭。家庭关系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可是你不能让自己糊涂。在工作坊上,会听到很多人在讨论中分析自己的成长经历,分析自己和父母、爱人、孩子的关系,有些人貌似分析的很清楚,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关系的演变过程从头至尾说的头头是道,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心理学里常用的术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分析的越清晰的人,越会让我觉得有些阴冷,仔细观察一下,那些分析能够帮到他们多少呢?其实真的很有限,回到生活中,依然会焦头烂额,为什么是这样呢?我想可能家庭关系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这一点在团体中也经常可以见到。在团体中呈现出的就是成员之间的不同人际关系模式,而人际关系模式的形成源于我们最初接触到的家庭。很多人在团体里是无法深入下去的,他们往往分析别人时可以做到头头是道,甚至滴水不漏。此时作为带领者就需要邀请这样的成员回到自己身上,看一看自己在哪里,自己参加小组的目标是什么,这就是提示一个人把关注的焦点放回到自己身上。可是很多人一旦关注到自己的状态就变得模糊了。这说明什么呢?很多人都是擅长把自己隐藏于关系之中。有句话叫做“我知,故我在”,然而很多人是“我知,但我不在”,如果你从不在场,把一段关系搞得再清楚,对你而言也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这一点在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主人公苏明玉在一个充满着压抑与冲突的家庭环境中早早地就“认命”了,她不再选择和父母纠缠,在要不到爱的状态下被迫走向了独立,苏明玉的认命给她带来了很多好处,她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既然家庭关系是一笔糊涂账,就让它先糊涂着吧,可是自己不能就这样糊涂下去呀。于是她选择和那个乌烟瘴气的家庭保持距离,绝不采用拒绝和压抑自己的方式幻想着可以改变那个千疮百孔的家庭。很多人羡慕苏明玉,却说不出羡慕她什么,是职场上的霸气,还是在家庭关系中的那股爱恨分明的劲头?其实都不是,大家羡慕的是她时刻都不忘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那个家庭的爱与恨。原来恨,也可以恨的如此有力度,但不失温暖;爱,也可以爱的如此有力量,却不失边界。或许家庭关系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但身处其中的你,不可以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
关于原谅。生活中我们如果想要一个伤害过自己的人真诚的道歉,真的很难。因为那的确需要对方有着健康的人格状态,他如果可以平静的向你道歉,至少需要他看到并接受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具挣扎,充满冲突的心理过程。不但他要看到自己的问题,他还要在你面前承认自己的问题是存在的,还要背负着他对你的内疚,最关键的是他不确定你会怎样对他,他道歉了就可以了吗?你有没有做好原谅他的准备?这就引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更为重要的话题,他向你道歉固然很不容易,可是你呢?你有能力原谅他吗?其实这对于一个人而言是更难做到的。面对一段情感,彼此会经历很多考验,如果我们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执着于对与错,极有可能会掩盖许多情感和关系的真相,当我们陷入一段关系的纠缠之中的时候,要觉察一下问题处在哪里,而不是盲目的下一个结论,或者做一个决定。
关于内心匮乏。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个困惑时,会习惯性的问为什么,然后再问怎么办?不到时不可解的时候,不会想到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可是你知道吗?当你问心理咨询师为什么,我该怎么办时,其实你的内心已经极度匮乏的了。所以有经验的咨询师不会轻易帮你想办法,因为他们知道,和给你想要的办法相比,更需要给予你足够的心理支持。心理学里有一个看似悖论的说法,就是冲突。防御为了回避直面内心的痛苦与焦虑。当一个人想要改变的动力看起来越迫切时,他的潜意识里就越拒绝改变。很多人为了不让自己改变,会构建一个防御体系,第一步会告诉你,我的经历有多惨、周围的人有多奇葩;第二步会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第三步就是要追问我该怎么办,如果你轻易给了办法,就会有第四步,我做不到怎么办?第五步,原来你的办法也不行,你也不过如此……一不小心就会进入这样的死循环。或许你会问,我为什么会防御自己的改变呢?我真的很想改变啊。其实这也是源于内心的匮乏。虽然现在所待的地方让你感觉到不舒服,可是毕竟是你已经熟悉的了,一旦离开,对你而言会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防御就可以回避痛苦与焦虑了。内心的匮乏不等同于虚弱,所以你不会轻易感觉到自己的无力,而会守住一些自己以为仅有的、宝贵的东西,给自己制造一个只要坚持就可以胜利的假象。比如很多人想解决自身的问题,热衷于学习心理学,学了很长时间,也接触了很多流派,问题却始终不得解决。他们往往会认为心理学是自己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之所以没能解决是因为自己学的不好,或者是自己没有遇到厉害的人。一旦遇到一个自己感觉厉害的人就会去毫不犹豫的追随,不断地向他寻求方法。这时候,自己内心的匮乏就会被掩盖的更深。一个人解决心理困惑、关系困惑的最有效途径不是给自己制造一个假象,然后去学习心理学,而是在学习心理学,或者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觉察到自己内心的匮乏,并寻求一种被支持的体验,最终完成自己对自己的支持。支持不是安慰,更不是给你瞎鼓劲,而是和你一起看到自己内心的风景。如同我们装修一栋新房子时会按自己的意愿,自己想要的风格进行装修,同时也会留出足够的空间,这个空间是留给自己和别人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关系中的边界感。如果你可以静下心在咨询师的陪伴下装修自己的房子,你将会看到一个深藏于自己内心的一个丰富的世界。
试想一下,你的房子装修好了,当你要搬家的时候,还会问别人怎么搬家吗?你想怎么搬就怎么搬,你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我们的内心一旦丰富起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作为咨询师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来访者问怎么办时,我们为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办呢?因为我们的内心也是匮乏的。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做个人体验先来装修好自己的那栋房子,才有可能陪伴别人装修他的房子,在陪伴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督导解决。
还有很多很多……话题道不完。要相信世界充满了爱,只要你有爱。了解自己,是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前提。你眼中的世界部分是你的投射与想象。你眼中的他人是部分的自己。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他就是一个豁达开朗的人。一个健康的人是会灵活选择不同的客体来满足自己终生的自恋需求的人。
信仰讲命运,讲因果。信仰,让我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心理学,讲科学,讲信度效度,让我看到人生可以有更多的可能。心理学告诉我命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改;而运,可以是你想要的未来,是你的选择。它既是你过去所有经历甚至是累生累世的过往经历的累积,是你选择后的遇见。人生的意义是你所赋予的,在于你的选择。
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