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人考试,C位话题一定是“八股文”。今人提起八股文,张嘴就骂它“禁锢思想”“腐朽空洞”,但现今时代距离八股文太过久远,我们几乎不知所骂者为何物,说起来竟有些滑稽。八股文历经明、清两代,作为延续了五百年的考试专用文体,在漫长的历史时代中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近日适逢高考,我们就来解剖一下八股文,看看古人的“高考”试卷是怎样的。
---科举---
在揭秘八股文之前,先要说一下与它密不可分的科举制度。
汉朝实行“察举制”,地方长官推举孝子、廉吏,送报中央考核授官。察举制发展到东汉末年,舞弊盛行,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情况,察举完全变了味儿。
到了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朝廷按品级授官。到了后来,中正官职几乎被世家子弟把持,品评人才只看门第,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九品中正制也大大偏离了既定方向。
隋唐时期,针对以上弊病,创建了一种新的选士制度——各人都有资格报名参加中央考试,不依赖上官的喜好,也不凭借出身门第。申送中央之后,先由礼部考试、品评才学,考试通过就有了做官资格。至于实际分发任用,则要再经过吏部考试。又因礼部考试有“进士、明经”等科目,所以此制又称“科举制”。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逐步完善,历经宋、元、明、清,在中国历史上推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至于考试的具体形式内容,各朝各代都有不同:唐朝时每年都举行考试,以诗赋为主;宋朝不考诗赋,改为经义、论策;明清时期三年大考一次,考试的内容,也演变成了形式固定的八股文。
——终于,我们的八股文要登场了。
---八股---
八股文的格式要求非常严格。考试中要按照题目,以一定字数、一定结构、一定句法作文,正反虚实要严格对仗。全篇文章有字数限制,不同时代要求略有不同,一般五六百字为宜,过多、过少均不合格。在种种限制之下,模拟古代先贤的语气对策行文,而且要写出新意,才有取中的希望。一句话概括:八股文,很难。
在下笔作文之前,先看一下八股文的题目。题目必须出自“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但在字数、形式上没有限制。题目可以很短,比如《女与回也孰愈》,是《论语·公冶长》里的一个短句;题目也可以很长,比如下面这个题目,选取了《论语·为政篇》两个连着的章节,也称为“连章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长到我都没耐心读完......此外呢,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出题方式,比如这个题目《皆雅言也·叶公》,是一个“截搭题”,把上一章的最后几字、下一章的开头几字连在一起,照样可以作为题目。哪怕题目看起来很古怪、讲不通,考生都要能写出逻辑顺畅、言之有据的八股文,这才显出应试者的机变与渊博。
有了题目,接下来,考生就要行文作答了。文章的结构,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几个部分,起承转合环环相扣,很有章法。
“破题”,就是针对题目展开立意,必须准确、提纲挈领,一下子抓住题目中心并破之,使主题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对立面,接下来才好按照正反、虚实、得失等两面进行排比论述。“破题”是后面议论的中心,一切议论都要围着中心发挥。古时写八股文的人常说,“未作破题,文章由我;既作破题,我由文章”,可见破题之重要。但这部分文字不必多,一两句话,能切中要害、破得漂亮才是本事。
“承题”是承接破题要点,三五句皆可,对“破题”进行补充说明,使论点更加明了、圆满。
“起讲”是八股文的第三步,句数没有要求。“起讲”的特色,是模拟圣人的口吻提出观点,此所谓“代圣人立言”。这部分有特定的一些语气词,如现代白话文在论述开始时用的“要说”“其实”等口头语一样。“起讲”部分由作者口吻过渡到圣人口吻,会用“若曰”“意谓”“且夫”等词,加重语气。
接下来这部分,是论述的主体。“提比”是文章发挥议论的开始,要衔接“起讲”,还要给后文留有余地。这部分为一大股,要分为两段来论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为两小股。这两小股文字在形式上要句法工整,内容上互相对照,一正一反、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像一副长对联。“提比”之后,又有“虚比、中比、后比”,都是一样的结构。如此四比,总体上就是八个小段,叫做“八比”,又称“八股”,“八股文”的名字由此而来。这八股,依旧是“代圣人立言”,用孔子、孟子的语气进行表述,虽然是作者写的,语气表现却必须是圣人。
“八股”的制式,也并非完全机械。到了清代,提、中、后三比没有变化,虚比就不太注意了,因而那时的“八股文”,实际上只有“六股”。具体写作时,两个大股之间可穿插三五句承上启下,或转折、或深入,使文章富有波澜变化。有的一股之后意犹未尽,再起一股酣畅淋漓地表达,也未尝不可。根据题目、作者思维,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略有伸缩的。
论述之后,就是“大结”,也就是结束语。或简单明快,或发人深省,无固定要求,三言两语体现作者水平。
点出问题—初步解释—提出观点—展开论述—总结收尾,这是非常标准、非常规范的议论文结构。一篇好的八股文,结构工稳、论证流畅,有感慨、有情致、意味深长,非常彰显作者功力。
---利弊---
学习八股文,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在学习写作之前,首先要熟练背诵“四书”“五经”,因为文章内容必须出自这个范围。这不是一般的熟练,而是要能滚瓜烂熟、倒背如流,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流畅调取,写出锦绣文章来。此外,学子们还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家时文、熟读几百首唐诗,才能完成八股文教育的基础。如此五六年之后,才会请私塾先生讲书,教学生下笔写作。开始只学着“破题”,之后一个版块一个版块往下学,直至学完全部结构,就叫做“成篇”,算是学会写八股文了。
八股文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限制思维的强化训练。然而这种训练,却不能一概予以否定。幼年时长期的诵记练习,使之记忆力惊人;常年固定格式的写作,训练了扎实的论述能力。而严格对仗的要求,又训练了思维的辩证性、全面性、敏锐性。这不正是现代高考作文所需要的能力?所以写作的逻辑,古今乃是相通的。再者,八股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科举考试、选取人才,也的确相对公平、合理地遴选出了贤俊之士为国所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当然,八股教育有很明显的弊端。学子们把半生甚至毕生精力倾注于八股,除四书五经外几乎无瑕阅读其他书籍。明清大儒顾炎武甚至说,八股文对文化的破坏等同于秦始皇焚书。更重要的是,在长期限制思维的训练里,人们的思想习惯于束缚状态,所谓“禁锢思想”说的就是这个方面。此外,很多八股文章“行文空洞”,空话套话车轱辘说,全无实用,这也是它明显的负作用。今天我们回头去看,会感慨学子们一生有用之精神,尽消磨于无尽八股之中。这自然是八股文的局限,也是时代的局限,然而,又有什么东西没有缺陷呢?
自晚清光绪年间废除八股文,距离现在已过百年。八股文土崩瓦解在悠悠岁月里,而我们也只能凭借只言片语,来遥想它的全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