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护工不能找,你找对了吗?
在照顾病患或老人的过程中,护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护工能让患者得到精心照料,减轻家属的负担,但若是选错了护工,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隐患。那么,什么样的护工不能找呢?
缺乏专业资质的护工不能找
护理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些护工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没有护理相关的证书。比如,在照顾卧床病人时,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翻身,导致病人因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而出现褥疮。在协助病人康复训练方面,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可能会因训练方法不当而加重病人的病情。像有些护工不清楚对于骨折术后病人肢体活动的范围和力度把控,贸然行动可能会影响骨折部位的愈合。这些没有专业资质的护工往往是在凭借自己的“经验”行事,而这些“经验”很多时候是不科学甚至是有害的。
没有耐心和爱心的护工不能找
护理工作是繁琐且需要极大耐心的。有些护工在面对患者的反复询问或者行动不便带来的麻烦时,会表现出不耐烦。比如,患者因为病痛可能会多次呼喊护工,没有耐心的护工可能会对患者呵斥,让患者产生心理压力,这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是极为不利的。爱心更是护工不可或缺的品质。没有爱心的护工可能只是机械地完成喂食、擦拭等工作,而不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对于那些失智老人或者儿童患者,他们需要的是护工像家人一样的关爱,如果护工冷漠对待,患者会在心理上受到很大的伤害,长期处于一种孤独和恐惧的情绪中。
责任心差的护工不能找
责任心是护工的基本素养。有些护工在工作时会偷懒,不按时给患者喂药或者进行护理操作。比如,在给患者输液时,没有时刻关注输液进度,导致回血等情况出现。对于一些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如带有导尿管或者胃管的患者,责任心差的护工可能不会认真检查管路是否通畅、是否清洁,容易引发感染等问题。而且,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他们可能不会及时通知医生,从而延误病情。在照顾有吞咽困难的患者进食时,如果护工没有责任心,没有仔细观察患者进食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呛噎,甚至有生命危险。
卫生习惯差的护工不能找
护理工作对卫生要求很高。如果护工自身卫生习惯差,会给患者带来健康隐患。比如,有的护工不勤洗手,在接触不同患者或者在护理过程中,很容易传播病菌。他们可能不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不给患者及时更换衣物、床单,使得患者处于一个不清洁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对于患者的餐具、护理用具等,如果护工不认真清洗和消毒,也会成为病菌的传播途径。
有不良品德的护工不能找
有些护工可能会有小偷小摸的行为,趁患者或家属不注意,盗窃财物。还有的护工喜欢搬弄是非,在患者之间或者在和家属交流时,说一些不实的话语,破坏人际关系。更有甚者,可能会对患者进行言语上的侮辱或者有虐待行为,尤其是对于那些不能自理、无法表达的患者,这些不良品德的护工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毒瘤,严重损害患者的利益。
在选择护工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看价格或者表面的热情。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仔细考察护工的专业资质、品德、耐心、责任心和卫生习惯等。这不仅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让自己在护理过程中能够放心。一个合适的护工可以成为患者康复之路上的助力,而一个不合适的护工则可能是一场噩梦的开始,希望每一个需要护工的家庭都能找到真正靠谱的护理人员。
判断一名护工是否有耐心和爱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观察沟通方式。有耐心和爱心的护工在和患者交流时语气是温和的。他们会用轻柔、安慰的语气回答患者的问题,不管这些问题被问了多少遍。例如,面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反复询问自己在哪里,有耐心的护工不会表现出厌烦,而是每次都耐心地告知老人所处的位置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且,他们会主动和患者聊天,关心患者的感受。在倾听患者说话时,会专注地看着患者,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让患者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
其次是留意对待患者情绪的反应。当患者因为病痛或者治疗过程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情绪时,有爱心的护工会及时安抚。比如,在患者要进行一项比较痛苦的检查前,他们会握住患者的手,轻声鼓励,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如果患者发脾气,有耐心的护工也不会针锋相对,而是会等患者情绪稍微稳定后,询问原因并给予理解和开导。
再者是观察护理过程中的细节。有耐心的护工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动作会很轻柔,尤其是对那些身体比较敏感或者疼痛的患者。比如,在为长期卧床患者擦拭身体时,会小心地移动患者的肢体,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碰撞和伤害。他们也会花时间关注患者的小需求,像有的患者希望在床头放一束鲜花来改善心情,有爱心的护工就会主动帮忙实现这个小愿望。
另外,还可以从旁人的评价来判断。询问之前被该护工照顾过的患者或者家属,了解护工在日常护理中的态度。如果之前的服务对象都对护工的耐心和爱心赞不绝口,那么这个护工在这方面大概率是比较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