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又是一周打工人的开局,小编又来啦,来兑现上一专题说的BSA定位后的缩小候选区间&相关实验内容整理哟~
缩小候选区间的方法总结如下:
☑与遗传图谱结果相结合,基于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与BSA结果相结合;
☑开发SNP或者InDel分子标记,通过大群体性状与分子标记的共分离缩小候选区间;
☑结合RNA-seq结果,选取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或某显著富集通路上的基因作为候选基因。
☑结合相关性状的文献报告,基于序列同源、基因的功能或者相关突变类型(如EMS),锁定候选基因;
后续验证方法总结有:
☑将候选标记转化为CAPs(dCAPs)、凝胶电泳或者一代测序进行验证;
☑基于RNA-seq的差异表达分析,看基因是否有显著表达差异;
☑转基因验证基因功能,如基因敲除,过表达、RNAi等;
☑RT-PCR验证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
☑蛋白质水平检测基因表达:选择相应的组织以WB等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先来一个科研人员关心的内容吧—看看BSA具体发表的文章,看到这么多IF,是不是眼馋的很,原来BSA小可爱也能发大文章。下面我们一起捋捋,借鉴借鉴吧,也许下个高分文章就是你!
学习高分文章研究思路—做到开题心中有数:
1、如果你的传统定位实验由于标记缺失走不进去,请看这!
BSA定位黄瓜花和卷须形成的关键基因—CsUFO
本文基于实验室的图位克隆,定位到一个124kb候选区间,内有21个候选基因,逐一验证工作量大,最主要周期长,常规定位走不进去,这时借助BSA方法,和EMS诱变的突变特点(即G:C变为A:T),在候选区域内找到一个突变候选位点,并成功验证上。所以如果候选区间无常规标记进一步缩小区间,不妨参考下此文,也许有不一样的收获。
2、如果你的BSA结果候选区间比较大,请看这!
BSA定位四倍体棉花的叶色突变表型
BSA-seq分析方案:
第一步:将v1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构建BC1子代,根据突变体和野生型表型进行分离。
第二~五步:将突变体亲本T582株与28株突变体子代进行测序和BSA分析,定位在chr20:0.7~3.9cM内。
实验室图位克隆验证:
第六步:将T582与TM-1杂交产生F1代,F1自交得到2164个F2子代,其中483个极端基于274个多态性SSR构建遗传图谱,定位区间接近(验证了BSA结果的准确性)。
第七步:基于BSA测序中分析出的T582与参考基因组间的126541个InDel,筛选出候选区间内83个InDel,加密作图标记进一步缩小到1.5cM。
第八步:基于另一个有2622个个体的作图群体,最终精细定位到44kb内。
第九步:候选区间有8个ORF,比对TM-1和T582之间编码区序列变异,找到ORF1和ORF4的一个外显子各存在非同义突变SNP。对503个绿色F2个体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只有ORF4中的SNP与v1基因座共分离。表明该SNP是T582中v1表型候选位点。
由本文工作内容可见,BSA直接拿到基因固然可喜,但大多数情况是区间很大,后续缩小区间的工作量不容小觑(这里可以思考下,为什么放大作图群体呢?答案关键词当然就是重组交换事件啦)。
拿到基因后续如何丰富文章内容,使故事更丰满呢?看一看高分文章的秘诀吧!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派森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