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名人,我又想起王选先生的话:“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但这三位名人所处的时代,让他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但毋庸置疑的,他们是英雄,他们在黑暗中给人们带来光明,带来希望。但是他们生错了时代,恰逢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他们的作为受到许多人,甚至是不最亲近的人的不解,但他们坚持下去了,周而复始。
他们的外貌不突出,都是普普通通,甚至有些邋遢。但心灵的伟大盖过了外表的不足;他们有缺点,也曾经自私过,谁又能事事为他人着想呢?但这样英雄便也与我们一样,有不足,有缺陷。并不是人人都会成为英雄。真正救人于水深火热,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最伟大的事业,这才是英雄。毕淑敏《红处方》里,主人公简方宁说过:“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是要用鲜血做祭品的。”就算为事业献身,也是值得的。
我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与“英雄”二字扯不上关系。我羡慕英雄,崇拜英雄,也渴望自己成为英雄。我像向无家可归的孩子,病卧在床的老人,流浪的动物都抱有很大的同情,我渴望救他们,但事实上我什么也做不了。我没有财力,没有物资,没有空间。我这一番空想,他们的生活还是没有改变。我只能偶尔见到乞讨者,将几元钱的善投入那个皿器中。我是一个普通人,埋没在数千万的人堆里,渴望能为世界作出贡献,但事与愿违。我不能与三位大师相比,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我甚至做的微乎其微。
英雄在很多人眼中,是光明正大的,无私无畏的。但是许多在暗处的英雄,他们为这光明支撑起了一片天空。我愿意在暗处,愿意为我以后的事业,为我现在的信仰,等待那一天破茧成蝶。
我又想起了那句话:“我们在黑暗中,坚守光明。”
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形象。比如“整个脸部肌肉膨起,血脉奋张,狠巴巴的眼睛变得加倍可怕,嘴唇抖动着,像是鬼神召来又请不走的魔法师。”抓住灵魂所表现出来的可怕表情,表现了贝多芬对音乐的痴狂与忘我境界。
文中在表达强烈感情时,也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感情十分强烈。“啊!当我能够喊出母亲这个温馨的名字而她又听得见的时候,有谁比我更幸福呢?”以反问的形式表现出贝多芬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读起来令人心情沉重,使人对一个幼年丧母的孩子充满无限同情与怜悯。这些地方,总是让人与作者引起共鸣,也更让人体会到三位英雄的艰辛奋斗。
虽然我们不能拯救世界,但是很多小事我们可以做,帮助别人,善待他人,文明礼貌……这些虽然不能让人成为英雄,但是这是做好英雄的基本品格。只要足够好,每个人都会是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