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掰)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刘渡舟
这条是承接上条论述水痞的。这个病是继发于伤寒的,汗解后里气不和,脾胃不好,所以心下痞硬,嗳气伴有消化不良的食臭味道。脾不能运化水气,停留在胁下就会腹中雷鸣,肚子响声很大,咕噜咕噜直响。这个人还腹泻,应该是个消化不良的症候,上边胃气逆,打嗝有食臭,下边肚子咕噜噜响,还拉稀。
生姜泻心汤证,胁部有点疼,和半夏泻心汤不同。这条放在五苓散证下边,说明有些情况和五苓散证类似,临床上有人有下肢浮肿,有点小便不利。有人认为应该加上茯苓。
胡希恕
伤寒依法当发汗,可是汗出之后表证已解,里面出了问题,这不是发汗造成的。也许这人胃本来就不好,平常不显现,大病之后就表现出来了。干噫就是嗳气,食臭就是有食物消化不良的味道;胁下有水气,心下或者肠子里有水,水走肠间有很大的声音。
它和半夏泻心汤一样,只不过在其中加入了生姜,干姜减量。由于呃逆比较明显,生姜配人参甘草大枣健胃,所以生姜量比较重。两个方子主要差别在于是否有干噫食臭,有这个症状用半夏泻心汤不行。此外用了这个方子,容易发生晕眩,服用后可能泻利呕吐得更厉害,但是一定会好。
刘志杰
伤寒汗出,表证解决了,但是出现了痞证。一般要么是胃本来就虚,表证解除后,水饮上逆,和热结于心下;一个是有表证,正在传里,由于里证未解除,所以出现痞证。干噫就是向上返气,夹杂食物的味道。水饮上逆,和热结于一体,所以心下痞。这里是水饮多于热,所以要自然排泄水湿,所以腹中雷鸣下利。
这个病可以说是阳明太阴合病,下焦有了水饮的寒性,中焦有湿热。如果是单纯的热利,就用葛根汤了,不用生姜干姜一起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