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是一本神奇的书。它坐镇美国亚马逊心理类畅销书长达10年,累计印量180万册。是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数十年对成功与失败研究的得力之作。本书共有八章309页,26.6万字。通篇只讲了两个词语——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更神奇的是作者并没有给这两个词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通过多维度的比较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对能力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认为能力是天生的,是一定的,是不会变化的,是需要被证明的。成长型思维认为能力是变化的,是可以提升和拓展的。
对努力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认为努力是高风险的。努力是那些没有天赋的人做的事情,如果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只会证明自己的无能。而成长型思维认为努力不够是高风险的。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有效的努力而达成。
对成功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认为成功是自己的天赋能力使然,自己的成功代表自己比别人更好更强,同样别人的成功意味着自己的失败。成长型思维对待成功更加冷静,明白成功只代表过去而并不代表未来。成功是自己专注喜欢的事情的必然结果,无需炫耀。
对失败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认为任何失败都是对自己的全面否定,会让自己失去已有的才干,会让自己表现的不够聪明,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如果发生失败,那肯定不是自己的原因,一定会归因于外。失败对于成长型思维也是痛苦的,但是他们更愿意把失败当做一次学习的机会,借此提升自己的能力。他们是刻意练习的忠实粉丝。
在心理情绪方面的表现不同
固定型思维喜欢抱怨和指责,抑郁程度更好,因为害怕面对失败,越抑郁越拒绝行动。成长型思维也会抑郁,在抑郁的同时更愿意寻找方法,采取行动来应对问题,因此抑郁程度较低。
在《你为什么容易被情绪影响》一书中指出,指责,抱怨是会带来很多好处的,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例如,可以推卸责任,可以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可以不用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抱怨的本质是内在缺乏爱和信心。
通过比较,大家是不是对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有了了解和感觉呢?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能力是天生的,一定的,最热衷的事情就是证明自己的聪明,为了不面对失败不惜撒谎,造假,甚至根本不行动。成长型思维的人正好与之相反。他们始终相信能力是不断提升和拓展的,他们不被所谓的天赋所局限,他们更享受努力的过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从中学到东西。
对于这两种思维模式的理解,有三点注意要提醒。
一,思维模式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标签,是可以不断变化的。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或面对不同的事情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模式。最常见的是在运动比赛中,很多运动员因为背上了冠军包袱而让动作变形,发挥失常,痛失冠军。所以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就像本书的作者,由原来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同样,我们不能一件事或一个动作而给他们贴上思维模式的标签。
二,思维模式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出极大的变量。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大概率的会培养出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一定会培养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关键在于是否能为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创造合适的环境,并给予正确的二级反馈,在对孩子表扬时,肯定过程而非结果。例如不单纯的表现孩子真棒,真聪明。而是肯定孩子在取得成绩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接受挑战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三,固定型思维的人也会取得成就。例如美国网球明星麦肯罗,他曾经获得过四次冠军。只是因为对能力,成功,失败的认知不同,而让自己的成功非常短暂,甚至会引发大的灾难。就像福特汽车的艾柯卡,他也带领福特汽车有不少壮举,最终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优秀而进行了错误选择。书中列举了大量优秀运动员的案例,象乔丹,乔尹娜等,他们都经过大量的艰苦的训练,克服了无数困难而取得令人仰慕的成就。作者强调,事实真相是努力不一定成功,因为影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而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持续的,长久的成功或成就。而且成功往往是专注于某事长期刻意连续的附属品。
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1,自我察觉。当我们在做选择时,要先问问自己是在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如果我们在情不自禁的抱怨和指责时,请问问自己因此获得哪些好处。自我察觉会发现很多我们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信念或潜意识。改变潜意识就可以改变人生。
2,转变认知,也就是要清理我们自己的信念系统,找到那些我们自以为是的对世界的认知,去看看是否是真的。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伴随痛苦的,是需要伙伴陪伴的,是要不断练习的。
3,积极行动。行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法宝。先去做,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行动可以帮助我们打破思维的漩涡,获得更多的灵感和机会。
《终身成长》是一本神奇的书,可以成为我们的人生指南。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积极的人永远不会老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