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时代,“创业”这个词就一直是一个被神化了的词。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新闻都是xxx拿了几千万美金的风投,yyy一年内实现了几亿美金的营收,要不就是北大学生卖猪肉的笑料、复旦学生搞废品回收站的谈资。。。。难道只有这样的极端案例才叫创业么?与其说创业被神化,不如说是被扭曲、被误读了。
google是创业、facebook是创业,但是,如果我们把创业看成“搞另一个google、facebook”的同义词,那就是混蛋逻辑了。google和facebook在所有成功的创业案例中连0.0001%都占不到。更多的成功创业者,他们做的只是开餐厅、卖床上用品而已。日本去年最冷门的创业家,只做了一个向用户提供机场空余停车位信息的手机服务,就赚上百万一年;美国的37signals只向公司提供付费的在线协作系统,也坐收几百万美金一年;广东一个卖psp和GBA游戏的小伙子,通过线下分成的模式,一年也净赚300万人民币。他们没有风投、没有几个Billion的估值,却实实在在地为客户解决真实的问题、创造真实的价值、并且每时每刻都在赚钱。99.9%的成功创业家都是这样的无名氏,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因为大部分媒体只发布劲爆、极端的新闻
如果你去跟街上卖油条、卖煎饼的师傅聊一聊,你会发现他们每月的收入很稳定,有的甚至可以月入几万。
网上总说创业99%会失败,什么九死一生,什么倾家荡产都用来形容创业者。这时候,想想卖油条煎饼的创业者,人家在街边随便摆个三轮车,就能养活一家人了。再去看看大街上的餐厅、奶茶铺、手机配件店、杂货店、床上用品店。。。。为什么这些创业者大部分都活得好好的?而号称IT创业精英的大学生反而一分钱都赚不到?
如果把“能够养活一家人”作为最低成功标准的话,那么大街上的普通人的创业成功率超过80%,而我们还用“创业九死一生、失败也正常”来安慰自己的无能,真tm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