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精进》有感
有别于散着鸡血腥的励志书,采铜的《精进》不激进,否定意志力的作用,以一个不同以往的角度“谈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文中有一些观点很是新鲜,在提到“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一节,提出概念“事件半衰期”,类似于化学元素半衰期,其大意是事件带来的愉悦感消退的越慢,意味其半衰期越长,相反就越短。拿玩游戏来说,玩游戏带来的强烈愉悦感是其他大多事情无法比拟的,但是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会迅速消退,甚至更加无聊。相反,年轻时候一场恋爱所带来的幸福感,直至晚年被回想起来,那感觉犹在。我惊喜的发现,原来愉悦感是以这样的方式储存的。于是我反观自己平时做的事情,哪些属于长半衰期事件,哪些属于短半衰期,我尝试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既已说到长半衰期事件是可以把感觉留存的更长的,我就想插播我曾经的一个体会。不知道你有没发现,在同个地方重复单调的过5天,回忆时你会觉得时间过很快。相反,周末去了个陌生的地方,回想起来会觉得两天经历的比前5天都多都漫长。对于这个现象,有人说是因为人的记忆习惯不对类似的事件做重复记忆,所以当你回忆之前5天工作时会发现期间并未发生什么,感觉就是一晃间。 我联想到,为什么自己会对常变换穿着风格的女人留下更多的映象,原来是这样,同等条件下,我会觉得她们更具魅力。更重要的是,我会更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因为生活需要新意。
回到《精进》中,作者强调“三思而行”不如“三行而后思”,“不管怎么样,开始了就是好的”,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用他的话说,意志力只是神话,努力是需要学习的才能。做好一件事情的关键是在于努力,而努力需要策略,其策略就是专注自己的优势才能,他不客气否定了“木桶理论”对人发展的指导作用,其理由是木桶和人不是一回事。行动之后,我们要多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你就只能做到这样了么”、“你就只能做这些了么”、“我们的认真劲还不如一个孩子摆的积木整齐么”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欣慰的是作者讲出了朴实的味。
在谈到学习的时候,作者主张“不做信息的搬运工”,事实确是如此,常人言“知识还是知识,方法才是智慧”,应用才是目的。对于学习,有人总是贪多,本子上记录的密密麻麻,脑子里留下的却不多,也许是受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影响过深吧。同时,作者强调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学习,用《遥远的救世主》里丁元英给芮小丹的一句话来说便是---------“考证应聘为目的的学习不适合你,你应该需要什么学什么。”
学习要有深度,而关于如何让学习有深度,这取决你的观察习惯。对于“观察”一词,福尔摩斯做了精辟的解释,那是他对华生说的一句话:“你看到了,但你没观察到”。我替华生叫屈的是“观察到”需要建立在知晓事件内在逻辑的基础之上,光使劲看是没有用的,好比摩斯密码摆在纸上,普通人看到的是杂乱的线,只有少数人能观察到深藏摩斯密电,华生没有那个基础,所以他观察不到。
回到原作,作者以为,深度的学习是“通过解码了解事物的深层”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观察的过程。他讲的是一个看关于电影的例子,对此我印象较深。我想大家都看电影,但你可能只是浅尝辄止,未必会对电影进行解码,去解读情景排布的用意,去观察电影情节的发展逻辑或者去体会导演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
话说,对于《卧虎藏龙》中那场竹林打戏,甄子丹、袁和平都抱怨李安的竹林动作欠佳,其实是因为作为武术设计师的他两脑中只有动作,而李安是要拍吻戏的方法来拍武打戏的,其中透露的是李慕白内心的情欲,所以这个打戏动作欠佳也就在逻辑之中了,我回去细看了下那段,几个回合出了竹林,玉娇龙第一句话便是:“你为什么总是缠着我”,其中意思不说便明。其实看电影是一件可以很有深度的事情,可以培养你的观察习惯,再多看些写的好的剧评,对比自己所看到的,会收益很大。
像解码电影一样解码其他事物,你的认知会越来越深刻,了解越深,你会越热爱这件事情,当你兴趣越来浓,继续深入的动力自然也是越强,选择高效益半衰期的事情去做,这样良性循环产生的强大力量将会让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