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刷微博刷到一个视频,叫《另一只鞋子》。这是一个四分多钟的短片,没有一句台词,但在网上点击量却高达10亿,感动了很多人。
在车站的一个角落,一个流浪男孩修理着自己坏掉的鞋子,试了几次也无法修好,他只好放弃。正在郁闷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富家男孩脚上的鞋子,那双鞋子被擦得锃亮。
当流浪男孩看到那双光亮的鞋子后,他的眼睛里闪出了光芒,是羡慕或在渴望?
之后,富家男孩赶火车的时候不小心被挤掉了一只鞋,被流浪男孩看到了。他惊喜地捡起鞋子,犹豫了几秒后,疯狂向火车跑去,想把鞋子还给失主。
但是,最终他还是没有追上远去的火车。本以为故事就这样遗憾地结束了,没想到真正让人感动的情节出现了。
火车上,富家男孩看到那只鞋子再也回不来了,他脱掉了自己的另一只鞋子,使劲扔给了流浪男孩,用自己的爱心成全了别人。
流浪男孩的行为也许是一种本能,但他的这种本能却成就了善良的坚守;同样,富家男孩又用善良抒写了成全。
我想世上最美的遇见当如此处:善良遇见了善良吧!
从小念到大:“人之初,性本善”。当善良遇见善良,这也许就是你善良的回报,愿你将这种回报循环下去。
就像在澳大利亚获奖的短片《We’ve all been there》中,讲述的这个故事一样 :
一个老妇人在人烟稀少的路上车爆胎,正是心急如焚的时候,得到了一个陌生男子的帮助。男子很穷,他外出是为了找工作,但他回绝了老妇人的答谢,他说:我们都有这样的时候。
之后,老妇人在餐厅就餐时,给生活艰辛的一位女服务员很多小费,并附上了那句话,“我们都有这样的时候”。晚上回家后,女服务员向老公讲述这件事情,惊奇地发现给予她帮助的人,正是白天她老公帮助过的老妇人。
在短片中,并没有说明老妇人的善良,是来自本能还是受到路上陌生男子善良的感染。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份善良得到了传递。
没错,善良除了渡人,也渡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