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我在在辩论的时候是没有谁对与错的。你说你看不得别人的房间乱,觉得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整洁就是好的,是谁的标准呢?用我的标准来看,你没经我的的同意,动了我的东西,是你的不对呢?“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站在你的角度,你有你判断是非标准,站在我的角度,我有我一个是非判断的标准。我们行为的本质是一样的,真的有你对我错吗或者我对你错吗?本质上都是带着成见在于世界争斗。
拿孩子的养育来说,孩子们获得关注的角度不一样,有的是成为好孩子,很听话,获得父母、老师的表扬。有的是成为坏孩子,在课堂上讲话等获得老师的关注。同样是引起关注哪一种行为更好呢?其实没有好和坏的差别哦。
看似对立的现象,本质上是相同,不要在现象表面上下功夫,要看看本质是什么,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被表象迷惑,要去看看本质。
有人尖刻地嘲讽,你马上尖酸地回敬他;有人毫于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马上轻蔑地鄙视他;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马上加倍证明你更厉害;有人对你冷漠,你马上对他冷淡疏远他……你讨厌的那些人,轻易地就把你变成你最讨厌的那个样子。这才是敌人对你最大的伤害哦!我们不自觉地就成为我们所抗拒的。
真的有你对我错,我对你错的分别吗?当你的心中把对立的东西消融掉,如果在你的心中,建立一个枢纽,正与负,明与暗,好与坏,都在你的心中,事情来了吸收能滋养我的,事情走了,就让它走不留恋,不同的观念来了,抓住让自己更幸福的东西,其他的都放走,形成一个道的中心,做一个交警,这形成了一个道的中心。和他分手十年,还在心中,他上回借的钱还没有还?这件事堵一个,那个事情堵一下,交通不是用瘫痪了吗?人的心的交通瘫痪了,心脏病不就来了吗?
应对无穷。每一个面相都能产生不同的,不是用对立来,而是用相融来处理事情。用绝对真相来处理相对的现象。随便来一件事情,从能量库里调集能吸收消融。
说你是对的能有一万个理由,说是你错的也能有一万个理由,最好的心法就是心里明亮。心像明镜一样明亮,我可不可爱自己说了算,我单纯不单纯自己说了算,不被别人的三言两语带歪。
用心若镜,镜子有几个特点:
一、如实显现。圆脸不会显现方脸,你不爱我不会显现成爱我;镜子用事物本来的样子来反映真相,不会根据别人的意想去改变。
二、不留影。我走了,镜子里就没有了。这件事发生了,有情绪没问题,能不能做到事情发生了,情绪发泄了,事情过去了就放它走,不管这它是好的还是坏的,不要让它留在生命中占据生命的能量;
三、无分别无偏见。谁在镜子面前都会照出来,不会因为来了个富翁就照,来了就穷人就不照。我们能不能也像镜子一样无分别无偏见地对待每一个人与每一件事呢?
四、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有人来了,照,没人来也不期待。有人爱你,享受,没有人爱,就自爱,不期待。也不要说我再也不相信爱情,恋爱来了,谈,受过伤了,还是要爱。
听完课,印象最深的还是用心若镜这四个字,以及镜子的四个特点,学习用镜子的四个特点来对待生活上的人与事——眼见不一定为实。
是呀,能否用镜子一样那样无分别无偏见地看待自己学生呢?时常听到别的老师在批作业的过程中评论学生。一回,一个孩子的回家作业都是满分,结果却是在检测中得了一个低分,是不能再低的分数。老师就开始怀疑与猜测:他的回家作业是不是抄袭来的,抄同学的或是用手机与电脑,用作业帮解决的。那天,那个孩子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站在老师对面,接受老师狠狠地批评……但孩子没有承认是抄袭的,这不更激起老师更大的情绪,骂得更厉害了。我看着心里也不舒服。一会老师去别的班级,我就把孩子叫到身边,问他能不能和老师说说实话?孩子泪如泉涌,说作业不是在学校里抄袭的,大部分作业都是在家里完成的,是父母教过的。我一听,相信他说的,安慰他几句,就让他回去了。
事后,我的心里却波澜起伏啊,我们看到了事情的表象,孩子的回家作业与检测作业的巨大差别,往往会第一反应出作业的抄袭,孩子的学习品质出了问题,却从没有在根本上思考:导致这么大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孩子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或是根本就不懂。应该给予孩子的是更耐心地指导与讲解,而不是带着我们的猜测来批评。让孩子打开心门,接受老师点拨,而不是慢慢关闭心门,不敢于老师对视。不是我们老师教过的知识孩子们都已经掌握,不是我们已经讲解过的题目孩子们都已经了熟于心。发现孩子有错误,及时地给予指导,发现孩子有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与激励,而不是带着成见与偏见以昨天的孩子看见今天的孩子。
用心若镜的对待孩子,快乐孩子,更快乐自己。我很幸福地这么做着,不被孩子外在的表象所迷惑,而是能在表象中看到孩子身上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