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首先要明确的是,智慧不等于知识和博学。博学之人擅长引经据典, 但引述的只是他人的思考, 并不 代表自己原生的见解。博学的人很少,智慧之人更是万里挑一。
☺智慧的起点是对人生根底的困惑,这往往始发于一些觉醒。 比如, 你发现无论你取得多少成绩, 获得多少财富, 都不能带来持久的快乐;比如,你遭遇了一些重大挫难,或亲人离 世,你开始质疑人活着的终极意义。
☺寻找智慧的过程因人而异, 理性之人偏于哲学, 感性之人偏向宗教。前者靠逻辑说理,后者用故事慰诫。当然, 无论哲学还是宗教, 都只能提供佐料, 智慧酝酿的素材还得来自个人的人生经历。智慧的生发与内化都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的时时内 省与观察之上。
☺所以,苏格拉底会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智慧的浅层表征是能预见当下现象、即时结果之后更长远的稳固作用。 凡人行事多基于条件反射——遇事、冲动、反应,不预想后果。
☺有智慧之人在遇事后, 会提前预想未来的长远影响, 纠正本能冲动,再据此行事。 举个例子,普通人的视界会局限在获得物质的一刹那欢愉,而智慧之人则会看到所有物质到头来都不会对人的幸福有任何 影响,反而随着财物堆积,会给人带来不可避免的操劳。
☺用智慧指导行为,往往意味着对本能的克服。有智慧之识, 但无法在行为上依守智识的人是不能称其为智慧的。毕竟, 行为比思考更难, 行为需要克服人不自觉的动物本性,思考则可以在不受本性干扰下稳步进行。因此,看一个人的真实面貌,看他所行比所言更直接有效。智慧往深里去, 就是对人生虚无本质的看透与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建定。
☺因为发现虚无,智慧的觉醒往往意味着一丝理性的绝望。也因为理解虚无,所以,新构建的价值体系(无论是基于宗教或哲学)反给人带来一种稳定与使命感。这就如同当你理解了黑暗才是夜晚更明确的存在, 你才真正意识到了星星的光亮。智慧之人毫无例外是忧郁的, 他们对痛楚的敏感, 以及精神上的敏锐,都要比常人凸显。
☺智慧之人也毫无例外是不热衷于社交的,叔本华说过,“一个人具备了卓越的精神思想就会造成他不喜与人交往。” 对他们而言, 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得上静处独思的自得更宝贵。最后,智慧不是后天的选择,而是先天的命定。 这种先天源于对人与对人性的敏感。 智慧近乎天赋。
☺-----摘自:《第一辑 智慧能使人站到生命之上:人性、智慧》 — 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