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摘要和感悟
1,【尽管我们试图回避生老病死的规律,但内心都知道生命是及其脆弱的。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尽管直面死亡是痛苦的,但对自己保持真实是一件好事。接受生命的脆弱,生命的每时每刻反而变得更加有力。我们不再为了回避这个问题而人为地制造情绪化的戏剧,而是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本来面目。】
2,【生活的旅程最终只是我们自己的事,要接受这件事并不容易。当我们真正直面独一无二的自己之后,会害怕那种孤立隔绝之感。这是因为,我们越是对自己感到陌生,就越不能充分滋养自己的灵魂。殊不知,只有通过这条独一无二的道路,我们才能体验个人理想与生命本质的完整。】
感悟:人生是个悲剧,结局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以死亡而结束。但是,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去讨论死亡这个问题,产生不同的人生态度。记得Alex老师说:以死为终点,倒推我们的生活。那么这样每一天你都会有目标。
3,【不过,向孩子缴械却是很重要的一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倾听他们的灵魂,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撇开原有的反应、智能、技巧,朴素地同孩子的本真进行交流,真心对真心。】
4,【当代社会的巨大病灶在于,我们无法先回自己的本真。我们太焦虑、太迷惑、太缺乏安全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脱离了自己的本真。……如果我们能朴素地回归自我,那么控制欲就会让位于一种统一和谐的情感,每个人都会获得自我满足。通过对内在自我的关注,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敬畏生命,同情万物,尤其是对那些弱者。】
5,【我们不该讲孩子的童年看作果实即将成熟的季节。而应将其视为播撒种子的季节。我们要明白,孩子有权给什么样的种子浇水,他们心灵固有的智慧会引导他们选择自己的命运。换句话说,觉醒的家长会坚定无疑地相信孩子的直觉。觉醒生活意味着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意味着我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勇气而不是某一项活动本身的完美,要明白,唯有当下才是最紧要的时刻。】
感悟:回归自己的本真,放弃所谓的技巧,朴素地面对孩子,真心换真心。要相信我们的孩子,相信孩子的智慧,觉醒的生活是当下的每一刻,同孩子真心真诚相处,去【赞美孩子身上的美好品质,比如真实、敬畏、欢乐、安宁、勇气以及信任。】
6,【很多人以为,一起出去吃饭、度假就是联络感情。其实在一些普普通通的时刻里,比如给孩子洗澡时、围坐在餐桌时、等公车时、开车时、排队时……我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容易擦出火花。我们必须理解,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存在建立联系的潜能;否则我们就会失去许多美好的机会,而无法通孩子更好的互动。】
7,【当孩子同我们交谈的时候,如果可能,我们应把一切事情放在一边,给予他们全副关注,盯着他们的眼睛。】
8,【无论经历过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至少在眼前的一刻,我们可以对孩子另眼相看。此时此刻,我们也能够借此影响孩子的命运。觉醒并非一件不成功就归零的事。我们保持觉醒的每一刻都饱含着巨大的力量。较之昨天,我们同孩子建立联系的每一刻都意味着进步。】
感悟:生活中无时无刻都有和孩子建立联系潜能,的确是这样,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刻,都可以互动。孩子的世界随时可以游戏,随时都有稀奇古怪的问题,随时都有异想天开的设计,孩子的快乐是当下的。昨天门前的四棵树伐到了,今天下午我们把书的枝桠扛回来,刚开始是父亲和我一起在干,一会儿子也加入了,也要搬小树枝,看着儿子稚嫩的肩膀扛着小树枝,心里满是欣慰和感动。此情此景对于父亲,对于我,对于儿子我想都是温馨的画面。晚上陪爸一起喝酒,爸很高兴,打趣儿子:我的大孙长大了,可以帮爷爷干活了!一脸的自豪和兴奋!
二:亲子互动
今天儿子帮忙扛树枝,深怕压着他了
我:你扛个小的吧,太重了!
儿子:不行,我能扛的动,就要扛这个!
看着他走路扭扭歪歪的,担心他摔着了
我:这趟搬完,你歇歇吧!
儿子:我不累的,我能行,相信我爸爸!
我:好,儿子是大力士,棒棒!那这一趟搬完,咱们一起歇歇,也给爷爷奶奶拿水喝好不好?
儿子:好,咱们一起歇!
今天是满满的感动,儿子是看我们在门前干活,主动要求加入,看着他满头大汗的跑来跑去,有点心疼也很感动。
三:感恩一词
感恩儿子今天表现,已经懂得替我们分担了,知道给爷爷奶奶送水!
感恩十一的休闲假期,感恩如此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