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茯苓:生有茯苓的地面,周围地面有裂隙,敲之发出空响;栽培的茯苓一般在接种后第二、三年采收。
白茯苓内白,赤茯苓内赤黄,白色者补,赤色者利。
“茯苓,奶奶9月带你去拜佛,最近可要乖乖。”
邻里的周奶奶特别喜欢茯苓,说她乖巧懂事,讨人怜惜。周奶奶性格温和,不喜多话,就是喜欢逗逗猫儿,种种菜,已过花甲之年,人清瘦孤高,头发打理得整整齐齐,衣服总是干净利落。茯苓不过六七岁,扎两个长辫子,油黑发亮的秀发发量惊人。
茯苓的母亲每日里早出晚归,很少管她,钥匙往脖子上一套,告诉她自己吃饭就出门了。父亲常年在外做工,过年才回家。茯苓甚至对父亲的模样有几分陌生。村里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做工养家,留下老人小孩,妇女照顾家里。有时候天没亮,茯苓母亲过来敲周奶奶家的门,请老人帮忙照看孩子。周奶奶老早就起来等着,起来给孩子做点吃的,煮个鸡蛋。
周奶奶每次叮嘱茯苓母亲,别累着了,早点回来吃饭。茯苓母亲走得急,也不知道听见没有。哎呀,年轻人性格急,总是早出晚归,饭都没吃饱,注意身体孩子!
周奶奶说完去隔壁把茯苓抱过来自己屋里睡。夏天天气热,天亮得早,没一会路上稀稀拉拉有路人路过打招呼。
“周奶奶早啊。”
“哎,早,下地呢。”
“对啊,茯苓大人又出去了?”
“那早走了,天没亮就急急忙忙出去了。”周奶奶笑呵呵,“孩子还在我这睡着,没醒。”
“勤快人,我也赶紧下地,一会热。”
周奶奶洗干净脸,手,恭恭敬敬上完香,对着菩萨口头。
然后叫醒茯苓,起来吃鸡蛋喝米粥。小茯苓迷迷糊糊的,看见鸡蛋立刻醒了。要知道母亲可不会天天煮鸡蛋给她吃,说要留着卖钱的。母亲也没时间煮粥给她喝,每天都是剩饭,留点早上的咸菜,或者早上煮一大碗白菜,随她自己倒腾。所以茯苓瘦瘦巴巴的,有点缺少营养,一双眼睛倒是格外黑亮。
周奶奶摸摸她的头,“丫头来喝粥, 你母亲下地了,今天在奶奶家吃饭。”
”噢,太好了。“茯苓开心地转圈。嘻嘻。茯苓也去给菩萨磕头,周奶奶看了十分开心。
周奶奶在门前的地里摘了个甜瓜,放在山泉里泡着,冰凉清甜,一老一小吃得是津津有味。周奶奶家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也在外面做工。老伴也已过世,家里有点冷清,茯苓来倒是有点温暖。日子总算没那么难熬。
“茯苓妈,你今儿得把老头老太太给得金砖拿出来,否则这事没完。”大伯家夫妻两人站在晒谷场凶神恶煞,说当年自己得父母把一个什么金砖留给了小儿子媳妇。这事从哪说起呢?
茯苓得爸爸排行第四最小,和来闹大伯是亲兄弟,父母过世早,老四跟着长兄长嫂生活长大。早年父母在世时,家境不错,树倒猢狲散,后来早已是日落西山,昨日黄昏的事,今天忽然翻出来说,谁知道真假。
傍晚时分村里人都在家,大声一闹大家都探头出来看热闹。茯苓母亲又气又羞.
"我要有这个金砖,还至于跟你弟弟吃这个苦。再说老头老太太走的时候,我都没嫁过来,跟我什么关系。”
“我知道你这个女人反骨,贪心,肯定事忽悠弟弟藏起来了。”长嫂不依不饶。“今天要是不拿出来,我和你搏命!”
茯苓母亲脖子一挺,“来,有本事您打死我,没有天理了。你们一家子来欺负我,趁你弟弟没在家。你们不就是欺负我外来的媳妇吗?”
“欺负的就是你,嘴巴硬,一身反骨不要脸嫁过来。想得我家家产。”长嫂上来就是抓住头发要打人。
茯苓母亲看着周奶奶远远站着,又看周围看热闹的,没一个出声的。茯苓母亲心头一寒,今天要不反抗,死在这里都有可能。她反手给了长嫂一巴掌,两个女人相互抓着头发滚在地上,来回咒骂殴打。旁边有人试图拉架,也拉不开。长嫂吐话,“今天谁帮她,我就躺他家去。”吓得众人都后退几步,古往今来谁人不怕泼妇。
没多会村支书带着几个人,急匆匆赶过来,叫大家七手八脚拉开两人。长嫂骂骂咧咧,你个没用的东西,就知道在那站着,不会去她家里翻东西,也不会过来帮忙。大伯低着头,一脸为难,任她骂去。
村干部搬起凳子,叫大家坐下。两头调和到大半夜。
最后在长嫂的要求下,硬是在简陋的房子里搜看了一遍,确实没找到什么。村干部说,这下死心了。茯苓母亲不是这样的人,人家起早贪黑不就是为了把家里搞好,你们这么一闹,还是亲兄弟不是伤感情吗。再说了老头老太太那都是老黄历了,有什么金砖,有还至于苦成这样。你们就别听风就是雨了。
茯苓母亲听来泪如雨下,默不作声。心里仿佛比黄连还苦,恨意绵绵。这些人记下了,以后若是翻身有他们好看的。
这事就算过去了。自那后,茯苓母亲就不怎么让茯苓去周奶奶家,也打招呼,只是出奇的客套。也没有以前的亲密和信任。周奶奶有点奇怪,哪里得罪她了吗?
这事变成了茯苓母亲的心结,也成了周奶奶的心结。
几年后周奶奶病逝。临死前,茯苓母亲过去看她。她看着茯苓母亲似有话说,嗓子咕隆没说出来就过去了。茯苓母亲紧闭着嘴,一声不吭水雾蒙眼。
日子稍有起色,茯苓母亲性格却有了几分戾气。
又是夏天,忽然床上爬进一条小银蛇。茯苓睡那没得感觉。母亲抓起茯苓,狠狠给她一巴掌,茯苓整个人都是懵的,捂着脸不作声。茯苓母亲又甩了一巴掌过去,扛不住茯苓哇哇大哭起来。小白蛇探头探脑,慢慢从床上游到窗户边,从一个洞眼钻了出去。茯苓对母亲毫不解释的扇巴掌一直耿耿入怀。
茯苓有次去亲戚家那边玩,经过一个寺庙,好像有什么力量吸引身体进去。进去不由自主跪在蒲团上,嚎啕大哭。寺庙的老和尚看了眼小姑凉,闭着眼睛念了一会经,茯苓心底稍微好受点。和尚师父递给茯苓一根签字,叫她保管好。
只见上面写着:万事皆空,因果不空
茯苓后长大回村,偶然听到当年的事,说当然村干部能那么快来,是有周奶奶一份功劳。母亲恐怕当时是误会了。若没有周奶奶的温情,那段日子也是难熬的。想到这里心理万分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