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3期“母亲”专题活动。】

母亲是一个于我的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亲人,是我最最敬重的人,也是我最最怀念的人。但因为爱得太深,爱得太切,总觉得自己文笔单薄,写不出母爱的厚重,所以从来没有写过母亲。随着又一个母亲节的来临,本来也只是想写写自己做为母亲的感悟,但却不知不觉想起了母亲。虽然文笔还是笨拙,却还是忍不住要写写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出生于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末。去世于这个世纪的2011年底。享年73岁。写下这几个字,心情异常沉重。人们都说七十古来稀,七十三、八十三是老年人的一个危险坎。她恰好在这个危险的坎过不去。

母亲出生时,外公是当地的地主,家里娶了两个老婆。我亲外婆是他的第二个老婆。外公的大老婆育有几个孩子我忘记了,我只知道我外婆育有我母亲和一个舅舅。等到舅舅成年后,因为一些事提早离开了人世,至于是什么事,外婆和母亲没有告诉我们。我想这件事一定是她们心里的一块伤疤。我只知道,外公在她很小时候就去世了,我已经不记得是从哪一年开始外婆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了,只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搬来了,最后也是我父母给她送的终。而那个年代一个女人带着自己的母亲在夫家过日子会陷入怎样的困境,想想都觉得不堪其扰。

母亲上过高小,听说她的学习成绩很好,在当时方圆几个村她的学习成绩都算是数一数二的。只可惜因为外公的地主身份,她没能上初中,因此也就失去了端上国家铁饭碗的机会。事实上,当时但凡能上过学的妇女,都有机会吃上皇粮。

印象中,我母亲一直就是家里的主心骨,基本掌握了大部分的话语权。在我父亲后来自己创业,很多时候是我父亲主管技术活,我母亲不仅主管家里家外,还包括父亲创业时需要对外开展的事务。她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子,是一个很明事理的人。不仅我们四个子女有任何事爱跟她商量,就连我父亲兄弟姐妹的孩子有任何问题都爱找她商量。我记得我有个表哥,在广东打工很多年,赚到的钱不敢乱花,因为一些事也不好给自己的父母管理存折。但他却放心地把存折交由我母亲来管理,直到他攒够钱回家起了一栋小洋楼。

她和我父亲是自由恋爱。我父亲在县文工团工作过,吹拉弹唱还有画画样样在行。文工团解散后回到本乡本土也是一个很活跃的人物。当时十里八乡有什么重要的文艺活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也因此能入他法眼的女子并不多。而我母亲是他在她那个村当村支书时对上眼的,可见当年我母亲长相一定不差。

事实上,后来我也曾经不只一次地听到老一辈的人对我说过,我妈当年长得极其标致。这些话我是相信的,要不然她也不会在后来生出我们四个俊秀的孩子(呵呵,在此自恋一下)。她年轻时的相片我也看到过。她有一头乌黑的齐耳短发,两边平整的眉毛,一双深邃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鹅蛋脸,轮廓分明的嘴唇。让人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村姑,倒像是一个独立、知性、自信的女大学生。

在我很小的时候,印象中很少见她与我父亲吵架。即便是因为外婆和奶奶的关系闹得很僵的时候,她和我父亲的矛盾也并没有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她和父亲都是温和的人,吵架的情况是万不得已才会发生。我想,当初他们一定是很相爱才结婚的。因为我曾经听老人们说过,我母亲嫁过来很多年没有生育,为此没有少受奶奶的气。是我父亲不离不弃,四处寻医问药后才有的我们。

到我自己长大成人后,他们年纪大了一些,脾气也见长了一些。似乎他们意见相左的时候也多了起来,时不时也会亮起大嗓门。但最后他们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偃旗息鼓。而且在背后,他们都会为对方找一个借口,叫我们不要埋怨对方,维护着对方在我们孩子心目中良好的形象。

在我五岁以前,我父亲在外地工作,我母亲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和奶奶在老家生活。我母亲负责田地里的活儿,奶奶则负责在家照看三个孩子(那时我最小的弟弟还没出生)。那时候我还小,我并不知道母亲和奶奶之间关系并不和睦。只知道爸爸久不久才回来一次。母亲一个人顾着一家五口人的工分,她应该是很辛苦的。

改革开放后,我父亲在镇上开了一家个体照相馆,我们一大家子搬到了镇上。把所有的田地留给大伯种,刚开始他们心里是没底的。因为那时已经有了我弟弟,我外婆也过来跟我们一起住。一家总共八口人,仅只靠着一个刚开张没多久的照相馆,能不能养得活一大家子人是个未知数。所以我妈到了镇上还去租了别人的地来种花生,种蔬菜。在家里弄个棚养鸡养鸭还养过猪。

记得以前我妈种啥都丰产,养啥都养得好。鸡鸭还没出栏呢,就有人上门早早地提前预定好了。因为她会在养鸡鸭时把鸡鸭棚打扫得很干净,她会看着书进行科学养殖,使得她养的牲畜很少得传染病。她在种菜时会选择别人没种过的新品种,最后自然是比别人卖得出更好的价格。

后来我爸嫌养家畜太臭,心疼她种菜太辛苦,我妈就没有再种地和养家畜。她改为到街上贩卖蔬菜。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男人都还在畏首畏尾,不敢走出家门,离开家里一亩三分地出来做一些买卖的事。而她做为一名村妇,能走出来做这些活,已经是尤为难得。更何况她脑筋还活络,早就懂得选择做差异化产品。她卖的菜专挑市面上很少见到的新品种,自然比别家生意好。

随着我父亲照相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她没有再去做那些小商小贩的生意,而是全身心地辅佐我父亲把相馆开好。过了几年,一个照相馆的生意稳定下来之后,我父亲又在临近的乡镇又开了一家照相馆。我记得那时候新相馆的生意真是好。那时我还在上着初中,每个周末我休息时,如果恰逢那个乡镇的圩日,我爸就会带着我去给他帮忙。我妈则是一个人在老相馆打理。

后来有了彩色相片,需要到离我们镇六十多公里的省城打印彩色照片,我妈每隔一个星期就要早出晚归跑一趟。做为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妇女,去那么远的地方与没见过面的人打交道,我妈本该是退避三舍的,但她却做得如鱼得水,遇事从来没退缩过。

记得我第一次带男朋友上门,我说他是一个比较腼腆的人。正好那天我父亲正在修理屋顶上的瓦。我母亲让我男朋友上去帮忙。过后我母亲说,你男朋友是腼腆,但并不傻,也不是胆小,所以很快就默认了我们的关系。那时我爸还嫌我男朋友丑,嫌他穷,我妈却没有别的微词。我想她其实比我父亲更会看人。

我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老公人在深圳,我一个人在老家县城,而我母亲还在十几公里外的镇上。怀孕期间,都是我母亲时不时地去照顾着我。生孩子的那一天,我老公还在飞机上。是她在手术室前为我签的名,是她忍住十分的紧张给我打气,是她和我一起迎来了我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是她给我做的第一餐营养餐,为我家大宝换的第一块尿布。

后来我坐月子的时候,我那原本远在200多公里之外的家婆名义上过来照顾,但她年纪太大了,我老公还专门请他的表妹过来帮忙。但这个表妹没有结过婚,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很多事都不懂。是我母亲时不时过来变着法子给我买好吃的补充营养。后来有一段时期,我和大宝人在南宁,老公在深圳,也是她时不时地过来陪着我们。

可是,就在她躺在病床上的最后时光,我却因为人在深圳,因为自家的老小,只是回来照顾了几天就匆匆离她而去;在她最后迷离的时候,只来得及回来看了她最后一眼……我真是个不折不扣的不孝女呀!一想起这些,我就后悔莫及。

在拿着她骨灰回老家下葬的那一晚,前来吊唁的人陆续离开之后,我下意识地到处寻她,想寻她一起回镇上的家。我还以为还会像以往回老家吃酒一样,酒终人散,想叫她一起回家……

在母亲离开后的很多个夜晚,在梦里总能见到她,见到她与我们相处如常,我很心安。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有一个女的,在路上开车,开着开着,她就把车停在了路边泪流满面地哭起来。她女儿问她为何而哭,她回答说她想妈妈了。

现在,我也想我妈妈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母亲是一个脾气火爆,有话直说,雷厉风行的人,人们口中的刀子嘴豆腐心。小时候和她出门我都会担心她跟别人吵起来,而...
    十二雪阅读 847评论 0 0
  • 文/臻知夏 图/网络(侵删) 母亲年轻时秀气,肤白,留着卷发。她很少照相,家中留有一张年代久远的相片,也是姨来找母...
    臻知夏阅读 48评论 0 2
  • 文/阿斌 【原创】 母亲,是个美丽时尚的人,也是个有些小资情调的人。 母亲曾不止一次地和我说过,若不是外祖父的阻拦...
    阿斌bin阅读 4,868评论 23 68
  • 我的母亲,虽说今年年岁不大,但为了我从小操劳过度,皱纹早已爬上母亲的脸上。 2006年那年,我来到了这...
    梦抚阅读 1,820评论 2 6
  • 昨晚听妈妈说她最近腿疼的厉害,今早上醒来听她告诉我说:“丫头,今早上你爸没时间带你去买书了,我要和他一起去趟医院...
    抠脚老汉阅读 7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