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记录#让平凡的生活不再平凡
拖延的后果
昨天晚上,儿子催促我两次,让我把之前学校照的、他已经裁减好的一寸照片给他找出来一张,以备今天早上学校要使用。我都口头答应着,却没有见行动,总认为那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什么时候做都不晚。结果,就忘记了,彻底忘得一干二净!
今天早上,儿子已经快走到学校了,突然想起来(幸好想起来了),赶紧给我打电话,让帮忙送,正在洗脸的我二话不说,赶紧换衣服,出门。
到楼下的时候,等不及的他又打来电话,我知道在催促,同时,我也是挺着急的,因为,送完以后,我还有回家收拾自己,然后上班呢。
我赶紧说:宝宝,妈妈知道你等得很着急,现在我已经出门了,马上骑上自行车,接电话,也会影响我的速度,我保证5分钟内到达咱们约定的地点。他满意的挂了电话。
错峰上学,帮助我信守承诺,3分钟到达,把他所有照片递给他。皆大欢喜。
我为自己的拖延承担了后果(拖着抹了一半的脸、在家居服外面套了一件宽大的裙子出门,糗啊),给他及时补送。
美工刀惹的祸
午饭时,儿子掏出来一张检讨书要我签字,不等我吭声就跟我说了事情的原委:用美工刀吓唬人,却不小心划伤了另外一位同学的手。
我赶紧问了一家同学手的伤情,他大概害怕我生气,轻描淡写的说没什么大事,就是破了一点点皮。
我赶紧又问是否流血了,他说流血了,我又问去医务室处理了吗?他说没有。
我又问班主任知道了吗?他说:知道了,受伤的同学没有告老师,被他吓唬的同学告老师了。
我又问结果呢?他说,结果就是老师让他写检讨书,没收了美工刀。
看着他写了不足一页的检讨书,我觉得他好像没有重视这件事情,就问:就写这么长吗?
他回答:是的。我已经承认错误了,而且我不是故意的。
我便没有再多问,在检讨书的下方写下了我的想法。
晚饭后,看他情绪平静地躺在沙发上,我便想要和他再聊一聊美工刀伤人的事情。
我问:检讨书交了吗?他回答:交了。
我又问:老师怎么说呢?他回答:没有说什么,就是说以后不能再玩美工刀了,也不能再这样做了,太危险了。
我说:我看到老师非常宽容,你做了这样的事情,老师没有生气,很快原谅了你。而且对你写的那么短的检讨书也没有说什么。
我接着又问:你知道这件事情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吗?
他一脸迷茫的看着我,说:无非刀口再深一点儿。
我又问: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
他回答:不会有什么更严重的事情的。
我又说:美工刀很锋利,对吧?之前你还拿过一种削铅笔的刀,也是很锋利的,还把你的手割破了,记得吗?
他点点头。
我接着说:锋利的刀片有可能将手指划断,导致终身残废。
他有些狐疑的看着我。
我接着又问:如果刀划到了脸上或者眼睛里,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
他没有吭声。
我接着说,有可能将眼睛戳瞎。你爸爸的叔叔,年轻的时候因为弄炸药而炸伤了一只眼睛,永远失明了。
他的表情开始凝重起来。
我又说,你还记得幼儿园毕业的暑假你上幼升小的辅导班,你和同学因为一本书发生了争执,互相推搡,那位同学的头磕到了桌角上,到医院缝了三针,我们承担了全部的医药费是次要的,主要是那位同学很受伤,而且那位同学的爸爸妈妈很明事理,没有责怪你,也没有责怪妈妈。但是妈妈看到那位妈妈看见他的儿子受伤也特别特别的心疼。就像妈妈心疼你一样。大约一年以后,那位妈妈跟妈妈联系,说保险公司赔偿了意外受伤的费用,要送给妈妈,妈妈觉得不能要,我们已经感到很抱歉了。
他认真地听着,看得出来真的不记得这件事情了。因为当时他只是那么一推,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他都没有再经历,老师赶紧把受伤的同学送到医院,给我打电话,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在医院里处理过了。
我接着又跟他说起了一二年级的时候,他被同院的小伙伴推倒,磕在墙角上,把眼睛上方磕出一个大血泡的事情。
这件事情他是深刻的记得的,我轻描淡写地提了提,并且说我们非常幸运,没有砰着眼睛,只是碰伤了眼睛上部的皮肤而已。如果是碰着眼睛,那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这里,我觉得他已经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了,又问:受伤的同学伤势怎样了?他说,没什么大问题了。
我接着提议:要不要妈妈给那位同学的妈妈打一个电话。他很犹豫,说:同学说了不让给他妈妈打电话,害怕他妈妈吵他。
我说:放心吧,我们都不会批评你们两个,我只是想跟同学的妈妈说一说同学伤情而已,关心一下你的同学,这是应该的。
于是,他帮我找到了同学妈妈的电话,当着他的面我给同学妈妈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对方非常理解,也非常宽容。
我只有一个目的:告诉孩子发生了问题不要紧,要勇于承担责任,并且从这一次错误中学习到。
接着,我们俩又聊起了一个老话题:当同学对你说不中听的话的时候,该怎么办?
我问他是否还记得低年级的时候,魏老师教给他们的处理方法?
他说忘记了,我告诉他:魏老师说,你可以把同学说的不中听的话当做礼物,既然是礼物,我们就可以有权接受,也有权拒绝,如果你不接受的话,那这个礼物还是对方的,如果他骂了你,那结果是什么呢?
他还有一些忿忿不平,说:我受不了,我就是要反击。
我接着给他举了一个不太雅观的例子,他似乎明白了:这时候,做积极暂停,离开,不予理睬才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他下一次并不一定真的能做到及时的积极暂停,但是,他知道遇到事情之后,他多了一个选择,也多了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