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过了半学期,我就被一件事情搞得焦头烂额。那就是每天班级群里布置的作业。老师会把作业成堆的发在班级群里,每天我们家长回到家,没有手机在身边,还真的无从辅导孩子作业。因为不知道哪里要写,哪些要签字,哪些要订正,哪些要背诵,哪些要口述,哪些要自己练习……现在的手机上,微信群和qq群那么多,如果说有什么群能让我们每天关注、每天必看,那一定首推班级群了。
每天诚惶诚恐只要看到班级群有新消息,会第一时间打开看。即便如此,我依然会漏掉一些重要信息。有时候光写了字,忘记写拼音了,有时候忘记签字了,有时候虽然签了字,但还是有错误等等。于是,害得孩子的作业本来可以得个“甲”,老师一看没签字,硬是涂掉改成了“乙”。专门接儿子放学的老王就常常替我背黑锅,老师说:你们家长有那么忙吗?字都忘了签?好吧,我承认在这个上面我不够上心。
但每天全方位的将这些作业完成得很完美,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不希望家长因为孩子上了小学而跟着重读一遍小学(每天完成作业),这不是我想要的。那么我想要的是什么?
我认真的思考了这个问题。我理想的状态是:孩子每天把作业完成之后,由他负责找家长在需要签字的地方签字,家长只负责签字,而不对作业的正确率负责。
如果孩子作业有问题,我可以给予指导。如果孩子漏了作业,则由孩子来负责补救。我认为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我管理和自我负责的能力。因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只要能培养孩子的能力,我愿意承担因此而带来的一些不良的后果,比如老师的打分也许不高,作业本上会比较难看,比如孩子最初一定会有遗漏而遭到批评。
我不希望整个小学阶段作为家长的我都陷入在重读小学的怪圈里。当我做了这个决定之后,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小王,小王没有反对。在最初的几天,作为过渡,我依然会时不时提醒一下小王,哪个作业已经完成了?记得拿过来给妈妈或爸爸签字,妈妈现在正空着;或者提醒孩子一声:明天要考试了;还有一项作业还没做;这个题目错了,你再复算一遍等等。
同时,对孩子多包容,不评判,多给予积极的回应,哪怕是负面事件也首先肯定他的正面动机,尽可能的做到“賦能”。
我想,在育儿的道路上,家长一定会有很多十字路口需要做选择做决策,我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接受这个选择而带来的后果。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仔细观察这样做了之后,孩子的进展。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策略。总之,一切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