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上面这篇,可以看出前年,我的定点理发店重新开业时,失而复得的喜悦。
年前,去剪过一次头,然后新一轮疫情开始,上网买了次药,健康码竟然出弹窗了。
很不解,我就买了点膏药呀?又不是感冒类,为啥封我码?
给居委会打电话,居委会说不管你买什么药,眼药水都不行!你去做核酸,然后来居委会,我们帮你解开。
那时核酸一次要三十五,我买药才花了三十三。
我气坏了:不去,就封着吧,我耗十四天不出门是不是就可以解开?
居委会很吃惊:原则上是这样的,隔离十四天,不过,你难道不去超市?
不去,我网上买菜!我小区都不出!
行吧----你真行!
我一直耗到弹窗消失,也没出小区。
直到,最近看网上说:神经病医院院长鼓励病人,虽然不见人,但也应该打扮打扮,打扮的意义很重大。
我做济公状久矣,衣儿破,鞋儿破,西瓜皮油头,疯子看见都敬而远之。
好吧,剪头去!
其实心中隐约有几分不好的预感,本来那家就冷清-----
到了,上台阶,小伙子打开门,我探头一看,里面变样了,摆了几张理疗床:“能剪头吗?”
小伙子笑道:“剪不了,我们这儿做头部理疗,头皮护理,您的卡也可以再这儿做护理的-----”
“我要剪头!”
“对不起,那您只能去我们万源路总店剪了!会员卡通用。”
我-----万源路离这儿三站地。
顶着半疯油头,很彷徨,还不忘在旁边烧鸡店买了只熏鸡,好不容易出来一趟。
往前溜达几步,突然想起,老友就住对面,她在哪个店剪头,我就报她的卡号呗,店肯定在附近。
打电话过去,开门见山,你在哪儿剪头?
“我剪头的店,唉,在育龙家园那儿呢!”
“咦,为啥这么远?”
“以前就在家门口,这不疫情闹得,分店关了,让去总店-----”
不同的理发店,相同的情节。
我挠头闹:“那咋办?我就在你家门口,我现在就要剪头!”
“我老公倒是在门口剪,就在街对面的什么森-----”
我探头张望,看见了,啥森----
又给她老公打电话:“你的卡我能剪吗?”
“可以可以,报我手机号码就行!”
推门进去,环境一般,人气挺旺,大中午的就空一个坐,小伙子迎上来,我报上号码,一查,还有八十块钱,问我:“剪什么档次的?有25,50, 80----”
我:“你这叫我怎么说呢,蹭人家的卡,算了,就最便宜的,25!”
这小伙子连洗带剪,飞快,20分钟,然后问我还冲冲不?
我说算了,25块钱,还要啥自行车。
照照镜子,还很不错,完全符合我的要求,干净利索。
我想了想,其实我和老友定点的美发店都是在旧宫比较讲究的店,很不幸,这种店在疫情的一再打击下很难支撑,但又有一点好处,因为算是有根底的大店,都有个总店给兜底,不至于让这帮办卡的血本无归。
世道艰难,各家有各家的难处,有啥不能理解的呢,作为一个小老板子的我,最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