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知道这本书是在看其他书籍的时候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于是就记下来买回来看了。说真的,这本书的确很安静,作者梭罗写自己在瓦尔登湖的生活,然而又好像一切都与自己无关,把一切凡尘俗世归结于零。
但能写出优秀作品的人要么是经历丰富万千,或是阅读过大量的书籍,内功深厚。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一部优秀作品必然是经历与知识的完美结合。如果没有经历,作品就只是臆想文,毫无实际可言;没有知识的积累,他的文章也是空洞,没思考价值的。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爱写文字的,只是有些人善于口语表达,有些人忙着挣钱,有些人忙着生活,还有一些是懒惰。大家都有想着写书,想看书的想法,只是有人付出了行动,但坚持不了多久,因为写着,看着,他们开始发现自己不是干这方面的料,情趣没了,想法也没了。所谓的专家不过是将一件事从头彻尾的做到尽善尽美。有些人想写,想看,但是从来没有付出过行动,这是属于懒惰空想主义者。还有些是太忙,忙工作,忙陪家人,忙生活,忙着忘了愉悦生活。
经常会有很多人问我平时都看些什么书,喜欢的作者是谁,看了之后学到了什么等等问题。当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因为我看书从来没有注意过作者是谁,这本书是属于那种类型的,甚至看过之后里面的很多东西我都不记得,只能模糊的感觉自己离作者的心好近好近。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看书会有选择性的看,进而将简单的看书进化为对人物的追捧,我也不知道那些文学家对这种追捧持有怎样的态度。当然能有人喜欢自己的作品,对于每个热爱写作的人来说,那将是多么伟大的事情。而对于真正热爱写作的人来说,自己写出的文字只是想对外界分享故事、经历、思想、感情,还有一些浅薄的经历,而不是获取外界的追捧。
还有更多的可能是,看书是为了充实自己空白的大脑,愉悦自己的生活。
人们常说“我很孤独,”那是因为他没事做,只有没事做的人才会感觉自己被全世界冷落,有事做的人就觉得自己的世界热闹非凡,是因为他们懂得给自己的世界添加颜色,每天都过着与世无争自娱自乐的生活。
本来这个世界就已够繁华喧嚣,每个人都是个体的存在,你又何必假装全世界都需要你,你要知道,没有了你地球一样的转动,没有了你,别人照样生活。你也要明白,人活着不是为了与热闹扎堆,而是与孤独中的自己为舞。
人生苦短,能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本来就是一大幸事,你又何必去追问那么的为什么。
我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写作,为什么会哭,为什么难过,我为什么会变,为什么为什么…………?
我读书,是因为不想和全世界的大多数人一样,时常感觉生活枯燥无味,也不想在梦想面前做口头的誓言,我想要自己在面对世界的时候有多个选择的权利。我写作,是这个世界对我恩,有人疼我爱我关心我,我不想等自己老去了死去之后这个世界就没有了我的痕迹。会难过、会哭、会改变,是生活赋予了我太多的情感,所以在面对他的时候,我才不会呆若木鸡,是对生活,对自己抱有太多期望,感情才会如此的丰富。
而对于我为什么看书,为什写作?我是想等自己老了,坐在摇摇椅上翻看文字跟着思绪从新再活一次,完成读书充实自己,愉悦生活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