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两天一直在犹豫到底我要不要把这个信息发出来!最后我还是决定把我心里想的让更多的人知道。出发点在于如果我们看问题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只是在表面做功夫的话,我们只会在事件里面不停地打滚,而不是本质的解决这个事情!
我看到裴伴爷爷说孙子离开学校却没有人阻拦出了校门,他说是园方的失职,需要我们引起重视!我个人认为确实是需要引起重视,园方安保要加强管理,但提升安保到底是治标还是治本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些我自己的见解,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在于理,如果我的小孩从学校跑出来没有人拦住,确实这是一件让人很担心的事情。如果在这个角度里提高安保的工作就能帮助我们立马解决这个问题。但提高安保的工作是一个治标的方法,它并不能治本。每天学校门口就只有两个保安,他们都有一米八的高个,面对来来回回的家长们,哪怕他们再认真工作,也很难说他们完全没有疏漏。在这里我也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裴伴走出校门的时候,我们送孩子上学来来回回那么多个家长,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拦住孩子呢?也没有人去问问这个孩子你为什么要跑出学校?如果在这个时候哪怕有一个家长把孩子拦住,这就能避免了安保工作的疏漏,但可惜的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没有一个人去帮忙把这个孩子拦住,那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我们都看着自己的孩子那一亩三分地,大家都在忙着管好自己的孩子,至于别人的孩子我们管不着,所以出现了没有人去拦住这个孩子的现象。在这里我想说为什么家长会如此冷漠呢?原因在于缺少的是一份社会责任心,我们处于这个社会,活在这个社会,我们是不是有义务去保护我们的孩子?我们是不是有义务去善待我们的孩子?不管这个孩子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近来我收到一些家长妈向我提问,她说孩子会出现一些情况让她很困扰,孩子不自信,不愿意去上学,害怕在当众讲话,希望我告诉她一个方法可以解决孩子的这个问题。当我看到这个问题我知道我不能三言两语的清晰告诉她要怎么做。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如果我们花时间解决她现在孩子出现的情况,那我们永远不能帮助孩子真正的有自信的走出来,原因不在于孩子出现的情况,原因是在于我们在引导孩子的时候方法出了问题。只要调整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孩子很快的就能自信从容地融入集体。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不喜欢上学的情况,是因为我们让孩子上学的过程中没有建立一个他喜欢学校思维。我们没有让孩子发现在学校的好处?在学校的开心的地方?在学校里他人对他的期待?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有价值的,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会因为老师喜欢他而他想去上学,他会因为伙伴喜欢他而喜欢上学,他会因为他做好一件事情,让老师看到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认可而喜欢去上学。他也会因为我们家长发现上学的好处,告诉他之后让他有期待而喜欢上学。所以语言真的是很奇妙,他会帮助我们孩子爱上上学,也会让我们的孩子讨厌上学。让孩子讨厌上学的语言如下:当早上起床的时候,孩子起不来,哭闹的时候,家长告诉孩子快点起来!“赶快,我们还要上学呢。”“你看某某做的多好,你做的就不如她。”“你看某某都自己背书包,你就懒,不愿意自己背。”“上学本来就是学生的责任,你这个年龄就要去做你该做的事,你必须给我去上学。”……这些语言里面最不好的是把上学这件事跟不良的情绪挂在一起了,有时候孩子反抗的不是上学,而是被逼着上学的这份不良的感受!
如果我们能多一点关注他人,给他人多一点善意,会不会就不会出现裴伴走出校门没人拦住的事件?如果我们小B班的家长们能做到相敬如宾,互敬互爱,是不是我们能在良好的关系里得到尊重,给到孩子更好的传承。如果我们在家里帮助孩子建立在学校里有好的期待,是不是他会迫不及待的想跟他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如果我们帮助这个孩子建立他在集体中的位置,是不是他在上学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好的感受?如果当这个孩子还没有准备好上学的时候,在学校门口有情绪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有家长能陪伴他五分钟到十分钟,会不会就缓解了他焦急的状况?甚至我们通过爱的传递带领他去到课室,是不是这个孩子就会更加安心,不会跑到校门口去找爷爷。我们这个班的孩子都还小,三岁到四岁间,他们需要的不是我们去对事不对人,而是需要我们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而牧养到他们。裴伴爷爷普通话不标准,如果我们作为家长遇到他这个情况,如果我们在他身边,我们又可以怎样帮助到这个老人呢?我们可不可以花一点耐心去听清这个老人讲的话?可能他想跟老师讲点什么,但因为语言的原因他没有去讲。那恰巧如果我们就在他的身边,那我们可不可以去帮助他进行翻译呢?还是说别人的事情我们不要多管闲事?
我认为我们的小B班还是有很多家长很优秀的,也是愿意付出的,愿意让爱传递起来的家长。我在这里不是要讲什么大道理,我想说在一个社会里以法治人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以仁治人!100次做的好不代表它不会101次出现问题,如果在那一次01里面,我们能因为我们有仁爱之心,而伸出举手之劳,我们的孩子就能避免受到伤害。靠法律来制裁这个社会的种种,还不如说我们修炼好自己的仁爱之心,让周围充满爱,让危险被爱化解,让危机得到爱的保护,这才是治本的最根本。我相信家长们都愿意让我们的孩子跟心胸阔达的孩子在一起,我相信作为家长的我们也愿意去交往一些心胸宽广,阔达的家长作为朋友,那么是否可以让我们都变成这样的人之后,物以类聚,身边都形成这样的人。而不是狭义的讲一些不顾别人感受的话,而是更懂得换位思考,去想别人的困难之处。在这样的身教里面,我们一定会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孩子,这样品格的孩子的社会关系一定是良好的,EQ 一定是高的,在未来AI时代里一定是一群引领者与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