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031天、家规在这个宋代古村一直被传承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婺源汪口村


早七点的汪口村,静静的游船

今天是非常充实的一天。除了工作,争取把文化历史名村之一的汪口村转一转。

一大早在鸡鸣和鸟叫声中醒来,天刚蒙蒙亮。6点20分。

7点出来沿着公路在观景台拍了几张汪口村的照片。

沿着公路继续下行,在油菜花田散步了半个多小时。

清晨汪口村头的油菜花田


回来吃完早饭,从9:00开始把中高层干部的周报仔细阅读了一下,做了些点评,为10:00的周例会做准备。

开完例会12点多,趁着下午3:00培训部工作会的时间空档,转了一下汪口村,沿着那条细长的主街道,走了一个来回。

疫情下汪口村游客稀少


今天是工作日,加上疫情多发的原因,感觉村里的游客就我一个人。

汪口村的河是一大景观特色,当然还有河边的油菜花,更让我感兴趣的,是每家每户门口张贴的“家训”,家训大部分来自古语,有长有短。

汪口村村的河


选一部分,以飨你们:

手足贵相助,夫妻贵相从,长幼贵有序,邻里贵宽容。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士勤于读,农勤于耕,商勤于贸易,工勤于造作,各执一业,共惜分阴而为之。

但以曲直分胜负,不以尊卑论是非。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家风当惟孝悌,世业乃在诗书。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恶者,损友也。

励学培植后人,无不尽美尽善。


汪口村村民门口的家训展示


急功好义,尊君亲上。

修身立朝,不负君民。

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敦崇礼义,无坠家声。

。。。。。。。

不愧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啊,很少见到还有讲究和传承家规的家庭和村落了。

古代的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为先,家庭或家族依据主流价值观,内化并形成自己的家风特质,使家风成为陶冶家庭成员与孩子美德的最稳固的成长环境。

从教育的角度审视,传统文化的家风、家教,应该是到该回归的时候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