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正月,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在看到很多地方受雾霾侵扰时,抬头看看自己头顶上的一片湛蓝,心里总是会有点小确幸。
周末,天气晴朗,这么好的天气不出去走走,都觉得浪费。前几天在聊天时,知道父母有想就近去爬爬山的想法。趁此机会带他们去转转。
经过思量,附近适合老人家爬的山只有剪金山。剪金山位于甘肃省白银至靖远的中心地段,属白银区四龙镇管辖,为汉唐古丝绸北道上一座道教名山。这座山虽然海拔1748米,但是可以将车开到接近山顶处,再爬百十来个台阶,然后再走一段之字形曲折的山路就可以到达山顶。
早上接上父母和姐姐,出发时不到十点。刚刚开到109国道,大姑姐夫打电话约着一起出行。我们说了目的地,前脚走,他们后脚跟过来。
车开到四龙镇,转到去剪金山的村路。路面用水泥硬化,一直延伸到山上,与山顶的石阶相连。穿金山村而过,路两边是果树和田地。不敢开车窗,因为正是春耕季节,地里面撒了许多农家肥,知道它们是庄稼的养料,但是真的受不了那个味道。
到山脚下,经过一个木质简易门楼,开始上山。山路蜿蜒曲折,两边的行道树虽然是松树,可能由于缺水,也可能是天气才刚刚转暖,看着没有精神。不过树上稀稀拉拉挂的红布条给它增色不少。路两边的山体比较陡峭,大多山体的土层已经剥落,都裸露着山石。
车上坐了五个人,三个晕车。山路走上几米就要拐弯,走上几米又要拐弯儿,很多弯儿都是锐角。不知道拐了多少弯儿终于到了停车点,已经把我们摇的七荤八素。下了车,缓了几分钟,沿着水泥路面步行十几米,拐过最后一个弯儿,就看到路的尽头连着的台阶。
年迈的父母看着很高兴,尤其母亲,一路走一路说。父亲依然保持沉默寡言的作风,但是从他脸上,和不断停下来四顾的眼神中也能看出喜悦之情。我们才刚爬上一段台阶,回头往下看,婆婆和大姑姐他们一行三人也走到了台阶跟前。于是我们减慢速度,等着他们一起爬山。
台阶走完,眼前豁然开朗,群山连绵起伏,一座挨着一座,一眼望不到头。虽然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但是也不失壮丽峻美。看着不仅眼界开阔,好像心也一下敞亮了。台阶左边是上山的土路,山顶上有一座道观,三面都是悬崖。
走到这儿,80岁的老爹自己找了个台阶坐下,不往上爬了。老妈却兴趣盎然,而且还一个劲儿的鼓励老爹继续爬,老爹说什么都不上去了。婆婆也在犹豫着上还是不上,在大家的鼓动下,决定爬上去看看。
于是在我们小辈们的前呼后拥下,两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沿着山路继续前行。虽然没有台阶,山路宽不到一米,不过是之字形,坡很缓。婆婆有点儿恐高,所以老老实实的沿着山路前行。可是年龄更大的老妈却总想挑战一下自己,要走一截陡一些的路。看着她腿脚利索的穿过那个陡坡又走到之字路上,我提着的心放到肚子里。当她又要走一截陡坡时,我们说什么也不让她走了,试一下就行了,万一有个闪失麻烦了,于是她放弃了继续冒险的想法。
到了山顶走进道观,由于地势的原因,道观的院子狭长,各个殿在院子的右侧,门上都拉着隔离带,里面光线很暗。参观完道观,下山就容易多了。
这座山我爬过四五次,但是任何一次都没有这次这么轻松愉快。在父母左右走来走去,和姐姐一起叽叽喳喳的说话,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还是一个很幸福的孩子。
我一直都特别喜欢毕淑敏说的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直到今天我才体会的更深,更深。人生的幸福之一:到中年还有父母相伴。有父母相伴,我永远还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