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金蔷薇》
如果你去咨询十个有经验的作者,问他们的写作建议,我相信会有九个人对你说:一定要清晨练笔,也一定要按时写作。
清晨练笔就是,清晨起床开始写作;按时写作就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写作。
但是有的小伙伴就会问了:我一直在按着这个方法进行练习啊!但是没有像他们说的那样有收获。或者是:我有一些些收获,只是收效甚微,写作的时候仍旧会出现磕磕绊绊、词不达意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清晨如期而至,你带着些许的起床气与不情愿,然后想起了要清晨练笔。于是,你拿起纸笔,或者打开手机标签,接下来就是拼命地在脑海里检索,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什么东西。
最后好不容易想起来,费劲巴拉地只写出了几百字。然后看了看时间,隐约记得有人说清晨练笔十五分钟就够了。十五分钟一过,仿佛下了绞刑架,完成了一件任务般瞬间轻松。
那么按时写作呢?当你应付完了清晨的写作后,觉得自己真的很不错。于是开始给自己定下今天的定时写作时间,比如下午四点。
随后经过了一天的工作与学习,下午四点也如期而至。可是你的心里却开始惶恐:“哎呀,有人正跟我聊天!”或者是“我在打游戏走不开啊!”甚至是“不写就不写吧,少一天而已。”
就算你战胜了这些周围的诱惑与自己的薄弱意志,最后坐在案前或者拿出手机标签的时候,脑海仍旧是一片空白。
于是,你又开始重复清晨练笔的操作,最后看看时间,和完成任务一样交付了。
这样的“清晨练笔”和“按时写作”经过一段时间后,得到的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所谓的——听过许多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那为什么有人按照练习却仍旧收效甚微呢?
归根溯源,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看待“清晨练笔”与“按时写作”。没有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就是:充分利用我们的“无意识”和“有意识”这两个存在你身体内性格迥异的伙伴。
关于清晨练笔的正确姿势,利用好你的无意识,让白日梦变成现实
“成为作家的第一步就是要约束你的无意识,让它为你的写作服务。”——多萝西娅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无意识的重要性,但更多的是基于孩童时期的人格形成。后来新弗洛伊德主义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加以修改,添加了成长过程中,社会对于人格的些许改变。
结合在写作中就是,几乎所有的写作者都喜欢做白日梦,孩童时期梦想自己是超级英雄,或者幻想自己是美丽的公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各种活动,这些想象更加贴近生活,这一切就是我们意识深处那些写作的最初素材。
然而,无意识并不是下意识,它只是潜藏在我们头脑深处的,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力量,需要我们去把它开发出来。
在《成为作家》一书中,多萝西娅便要求我们在“清晨练笔”中学会约束我们的无意识。
她指出,无意识写作并非仅仅要求我们清晨写完十五分钟就足够了。它需要的是绝对的无意识:起床后不去看书,不去阅读,而是拿起纸笔或者手机立即写作,甚至连说话都尽量避免。
这样做的目的是直接利用我们的潜在的力量,并不是通过对话,通过阅而入产生联想,不去受身边任何例子的影响。
我们的理性部分作用的越少,无意识就贡献的越多。
慢慢你就会发现,你手中会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一些你平时根本写不出来的话,一些你会不相信是自己写下的文字,而这些文字比你在任何时间写下的更适合你的作品。
“一份优秀的艺术品的诞生并不是靠意识进行评判、平衡、消减,或扩张自己的意图。它的形成和产生都是在意识理性的范畴之外。”
因此,无论我们处在写作的哪个阶段,只要遇到了瓶颈,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再灵动的时候,就需要拿起笔进行无意识写作。
这是让我们把脑海里那些白日梦变成丰富文字的最佳手段。
按时写作不仅仅只是写,而是战胜心中的借口,形成写作意识
“按时写作”顾名思义就是,教会自己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写作。
对于按时写作,许多人总是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他们认为,没有文章可以写的时候是没办法的进行定时写作的。或者认为我晚点写也没关系吧,现在正在忙啊,没有时间写作,明天再写吧……
之所以有这个误区,是因为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写”上面,而忽略了这个练习真正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摆脱惰性,打败借口,形成协作意识,让写作变成随时可以进行的事情。
多萝西娅在《成为作家》中也强调了按时写作就是让我们形成一种有意识的写作。
她要求我们每天都选取一个时间段,每次大概15分钟,然后到了那个时间便开始写作,不能爽约。练习过程中,每天变换不一样的写作时间,以寻找自己的最佳状态。
这个练习看似专横,但却是极为重要的练习。因为一百位作家就会有一百种写作习惯。
比如,普希金很喜欢在秋天写作,费定则会不分昼夜地写作,这都是他们在长期的写作中,找到属于自己写作意识的结果。
因为关于写作种种的困难,大部分都是败给了内心的潜在的一些认识。这个按时写作便是让我们击退心里的退堂鼓,战胜羞涩和不自信,打败脑海里那些无意识劝说自己不写作的想法。
“无意识不喜欢这些规矩……对于例行公事它非常懒惰且积习难改,总是想找最容易的办法来满足自己。”
只有战胜那些内心深处出现的对于写作的抗拒,才能让琢磨不透的无意识屈服,让他随时随地出来为我们的写作服务,并让我们形成良好的写作意识。
无意识与意识的结合才是流畅表达的关键
无意识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意识负责帮我们甄别素材。
无意识负责打开我们心中那些奇迹的力量,那些尘封已久的宝藏,就像打开一个储藏宝物的盒子。盒子里是我们所有的感情、事件、情景、联系。
它像我们身体里那个敏感热情的人格。
而意识则像一个审查者,在不妨碍无意识流动的情况下,为我们控制、联系、辨别盒子里珠宝的价值,哪些可以为我们所用。
它像我们身体里那个成熟,现实中的人格。
由此可见,意识和无意识就像是我们内心中的自我1和自我2,在《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一书中,作者提摩西·加尔韦也有这样的观点。
每个人内心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下达指令的“我”,一个是执行动作的“我”。我们把前者称为自我1,后者称为自我2。
意识负责约束,负责成文后的细心审视,也就是下达指令的自我1;无意识负责天马行空,负责天才般的灵感,负责写作,也就是自我2。
写作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的无意识,像闪电一样自然而然地出现。随即我们根据那一点点模糊的灵感端倪构造出清晰的情景,然后再次利用意识审视,精简改变和强化。这一切是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剧烈较量,最后意识将改变后的素材还给无意识,无意识再次经过最后的综合提醒意识:整个过程结束了,是时候开始写作了。
两个自我相互配合,在写作过程中,负责审视的部分先隐藏起来,不打扰无意识发挥自己的才能,等无意识表演完毕,意识开始站出来,为无意识把关。
这个顺序不可以颠倒,如果在无意识发挥才能的时候,意识频频跳出来挑刺,那一篇文章将难以为继。
帕乌斯托夫斯基曾经写过这样一则轶事,他说福楼拜一生都苦苦追求文体的尽善尽美。他强烈渴望自己的小说能像水晶一般纯净,以致翻来覆去精雕细琢地修改稿子,有时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在某些情况下,改稿对他来说,已不再是使小说臻于完美的一种手段,而成了目的本身。他失去了正确剖断的能力,失去了耐心,在绝望中把自己的作品改得枯燥乏味。
这就是意识这个自我1过分干涉的结果。而同样的,如果成文后无意识不愿意退场,那么我们将无法诚实、不带偏见的审视自我。
我们需要让二者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各司其职,然后通力合作,让我们的手,眼,脑变成一个流畅的流水线,让我们想到什么就能准确的表达出来。
当我们学会用清晨练笔约束我们的无意识,又在按时写作中掌握好意识的分寸,然后在之后的写作中让二者有效地合作,才是流畅表达的关键。
如何有效地建立无意识与有意识的结合?
“最令人羡慕的作家是那些已经认识到自身性格中有不同的属性,但是能够在不同的情形下与不同的人格和谐共处、生活、工作、并不断进步的人。”
由此可见,自我1和自我2和谐统一之时,就是我们发挥优秀之日。
比如我们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做事果断,有条不紊,但事件过后就会觉得很惊奇、很欣慰;比如我们在长久艰苦的磨砺之后,却不在感觉到疲倦,仿佛涅槃重生;比如因为自己的一个梦境,醒来后做出了决定并且解决了问题。
这一切是我们的自我1和自我2,也就是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带来的效果。
那些优秀的作家都是可以灵活运用身体内两个人格的人,他们既严肃又活泼,矛盾但不干扰。因为自我2体现了我们体内蕴含的全部潜力,我们无意识做到的一切,都要归功于自我2。只是有时候自我1,也就是意识的存在感实在太强,经常会努力过头。
所以,理顺二者关系也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的,在《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中提摩西·加尔韦给出了三个诀窍。
想象自己是知名作家
找一个你的偶像,无论是鲁迅还是芥川龙之介,无论是冰心还是列夫托尔斯泰。阅读他们的作品,在心里观察他,试着体会他的感觉。
然后,想象自己像他一样写作的画面,细节尽可能清晰完善,描绘内心想要达到的结果,专注于写作。
信任自我2,也就是无意识
放心地让无意识探索未知的可能。不去在乎词藻是否优美,不去在乎他人如何评价。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要让意识去功利地干涉。
因为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完全信任无意识,让它发挥最大最大的潜能,做到充分地放松,让写作一气呵成。
学会不带评判意识地观察
绝大多数人都习惯进行评价-指令-表现-再评价。可过多、要求过高的指令,除了让人更焦虑、僵硬,表现更不理想外,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暂时清空大脑里所有的评判,让意识退居二线,不带任何情绪地观察即可。
这三点窍门总结起来,就是做到既放松又专注。只有无意识和意识彼此交织、相互作用,不断加强、激励与安慰对方,这样的结果才会使我们的写作更加平衡、稳重、生机勃勃、思想深刻。
写在最后
“你必须要学习成为你自己最好的朋友和最严厉的批评家——轮流担当成熟和溺爱、苛刻和服从的不同角色。”
无意识和有意识就如同我们身体内的两个人,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性格。无意识是敏感而又热情的,是真正的自己;意识是普通平常的,他是讲究实际忍受压力的自己。
写作中,如果好好利用起这两个小伙伴,那么对于写作将有诸多裨益。
正如《成为作家》中所说的——
“无意识与意识的结合的好处:清楚你和世界之间显而易见的障碍,你真实的自己躲在现实的面具背后,可以按照你自己的节奏发展你的艺术创造力。”
虽然都说知易行难,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短暂的十分钟快速掌握,甚至熟记于心。但真正如何操作,需要的还是我们旷日持久地去练习,去发掘我们的潜能,让它为我们的写作所用,实现真正的奇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