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优美的旋律在电影院缓缓响起,看着屏幕上一个个分享心目中家乡的短视频时,内心是既激动又感慨。《我和我的家乡》作为《我和我的祖国》的姐妹篇,都是单元电影的形式,私以为却更胜一筹。全片由五个小故事组成,以中(北京),南(贵州),东(千岛湖),西(陕西),北(沈阳)的顺序,分别聚焦于医保、创新、支教、治沙、扶贫等方面,既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描述了一个个充满温情的人和事,歌颂家乡几十年的巨大变迁,以小见大,让人动容。
一部好的作品需要细品并值得反复推敲,这部聚集了中国喜剧界半壁江山的电影,在短短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带我们进行了一场场有趣又不低俗,温馨又不煽情的旅行。观看单元电影的乐趣就是各大导演同台竞技,谁在裸泳一目了然。五个故事的叙事方式、拍摄手法、导演风格及演员的表演风格都不尽相同,在这里我想聊一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点。
《最后一课》是整部电影中最出色的一个单元,徐峥导演巧用一名支教老师的记忆串联起28年前后家乡的巨大变迁。整部作品以墙上的一幅黑白水墨画开篇,这是范老师远在异国他乡都要带着裱起来的画,足以见他珍视的程度。当范老师发现学生用不起颜料时匆忙回家拿,却因雨天路滑不幸摔倒,打翻的颜料盒掉入了小溪中,顺着雨水冲刷将溪水染成了红的黄的绿的蓝的,像是呼应了多年后建成的新小学——当年的颜料未能画在纸上,但是却随着河流画在了这片土地上。片尾长大后的姜小峰的出现更是让人哽咽,生病连自己亲生儿子都认不出来的老师,却能认出自己二十多年前带过的学生。这段支教岁月不仅改变了范老师也改变了所有当地的孩子们,成为大设计师的姜小峰完成了儿时的梦想,建成了他所想象中的五彩斑斓的小学。这个单元之所以如此精彩,除了巧妙的故事和叙事技巧,更重要的是片中范伟老师教科书般的出色演技。有人说喜剧演员分三类,第一种:看时觉得好笑,看完后大脑却空无一物。第二种:通过戏剧作品刻画生活的苦辣,令观众感同身受。第三种:于笑声中见悲悯,将苍凉精神内核包在密集的笑点之下。范伟老师——这位告别小品舞台执着于文艺片的影帝,用其润物无声的表演,细腻的演绎了一个温文尔雅,呕心沥血负责任的伟岸师者形象。其实在此之前我的印象中,范伟老师还是那个跟着本山大叔上春晚,说着“谢谢啊!”的缺心眼形象,亦或是“东北第一狠人”愣头范德彪。但不拍戏的时候范伟老师其实是一个内向又敏感的人,多年不怎么参加应酬,对此的解释是不太会说话,去了饭局怕得罪人,但其实一讨论起剧本来比谁都认真。他一直所钟情的其实不是喜剧而是文艺片,通过多年潜心打磨演技,最终有了《不成问题的问题》、《芳香之旅》中出色的演技,并荣获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在范伟老师眼中小人物不是泥偶,小人物有血有肉有缺点,有缺点才真实,而没有什么比真实更有力量。他通过细腻的表演塑造的一系列平凡角色,比如本片中的支教老师,颤颤巍巍的走在乡间路上,一开始我以为是为了表现一位老学究的架子,后来发现是因为冒雨给学生送颜料时腿摔伤而留下的病根。片中通过对学生们的谆谆善诱,对校舍的操心,对孩子们的牵挂,一名老师教完语文教数学,教完数学教体育……这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人生的形象让每位观影人都想起了自己记忆中站在讲桌前拿着白粉笔的人,是中国千千万万人民教师的缩影。
《回乡之路》讲的是治沙,作为一个西北人,看起来格外有感触,仿佛透过银幕还能看到记忆中的滚滚黄沙。记得小时候有几次突然之间天就变了个颜色,黑黄黑黄的,漫天的黄沙汹涌而来,严重的时候水电都会突然断掉。小时候这样的天气频繁,现在渐渐没了,以为是记忆出现了问题,看到电影才回过味来——原来我是深受家乡治沙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恩惠的一代人。毛乌素沙漠的治沙工程,从上世纪1958年就开始,四代治沙人辛苦耕耘六十余年,把五千万亩沙地变成绿洲。片尾致敬的老爷爷就是人物毛蛋的原型,沙地苹果的发明人——张炳贵,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向一代代治沙英雄致敬。
最后来说说“故乡”和“乡愁”。小时候的自己对这个词语根本没有概念,天天渴望着去看看外面的广大世界,觉得地处西北的家乡是贫瘠的,落后的。父母都是从外地来到本地的,从小到大家里说的是普通话,所以幼年的我对家乡话唯一的感觉就是——土,自然而然也不愿意去学着模仿了。直到去外地上学,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时间越来越久,对故乡的感情从嫌弃渐渐变成眷恋,再渐渐变成热爱。印象最深的是读研究生期间第一次回国,转了三次飞机,从贝法一路飞回来,身边人说的从英语渐渐变成了中文,再逐渐变成熙熙攘攘的操着一口地道宁夏话的人,看着窗外的景色渐渐变成熟悉的黄绿相间的黄土高原,所有的一切竟然变得那样的可爱,以前觉得土味儿的家乡话变得那样的亲切好听。才发现自己深切的爱着养育自己的这一方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儿,不爱青山绿水,不爱高楼林立,独爱这片又飒又淳朴的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