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假的那两天有些时间关照我的那些花花草草。怎么看都觉得长得不够有活力,搞不清楚是缺肥了还是土质不好,总是缺点生机。把爱养花的同事请到家里现场指导:有些是水浇得太多,有些是光照不够,有些是晒得太过......最让我没想到的是:几乎每盆花都是根部呼吸不好,浇水时水在盆地积聚,部分沤烂的根顽强生存,真的是能活着已经不容易了。
育人如养花。每个父母大抵都会觉得自己最知道自己的孩子想要什么,活蹦乱跳的孩子越是精心养护,越没了生机和活力,有些甚至会生病。那些像花儿一样的孩子起初并不觉得自己真的缺了什么,只是会有些不满、会用叛逆反抗自己不想要的、会争吵、会逃开......他们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只是想让父母看到他们真正想要的,可惜,很多父母都会像我养花一样,自以为很懂那些花花草草,花草嘛,无非就是缺水或缺肥,最多能想到土质不太好,真的无暇管顾它的根是否生病了。于是,就像我一样,叶子蔫了就浇水,长得不旺就施肥,结果,原本旺盛的花草渐渐蔫头耷拉。幸得同事提醒我:养花要看根的长势,确保根能顺畅呼吸,花才能吸收营养,才会茁壮生长。我经常听到父母吐槽自己的孩子:要吃有吃,要穿有穿,啥啥不缺,怎么就抑郁了?还要死要活的。这不就是作嘛!时代在变化,孩子们是最先接收到来自我们这个时代带来的变化和冲击的个体,幼年时他们试图通过上一代人的评价和判断完成自我认同,慢慢长大,他们发现自己看到听到和想到的和上一代人有很大差别,于是他们开始纠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那些不被看到的孩子在纠结中内卷内耗,最终无力抗争,只好以自残自伤攻击自己,试图以身体的痛替代心理的痛。懂得一个孩子究竟需要什么太重要了,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取决于内在的滋养,真正能滋养到孩子内心的正是家庭——足够有爱的、足够温暖的、足够有希望的供养环境。养孩子很难像养花一样,把根扒开才能看到他的伤处,身为父母想要懂得孩子真正想要的只有用心倾听、用爱滋润,毕竟,每个孩子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想让他们笑的最好方式是让他们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看到希望、靠近希望。
距离上周侍弄花草已经过了一周了,有几盆已经长出了新叶,有几盆明显比之前精神了,还有几盆起色不大,但我会认真看顾他们,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找不到问题时,我会耐心等着,因为我知道,有些花儿需要耐心,只要环境适宜,没什么缺失,我们就只需给他时间,让它慢慢续根,根壮实了,它自然会长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