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邻里家的孩子都比我能干,挖野菜,打猪草,搂树叶,捡麦穗,放羊,喂牛,砍柴……没闲着的时候;稍微偷点懒就招大人骂,有时可能挨揍。
我不学习的时候,仅在自留地里干些杂务,玩的时间较多;有些大叔、大婶把我称作小二流子,教育他们的孩子别跟我学;父亲与他们都不同,从没因此而责怪我。
我比较顽皮,掏鸟窝,逮鱼,抓蝈蝈,斗鸡,骑牛,做迷藏,织渔网,编笼子,糊风筝……凡农村孩子喜欢干的基本都涉猎过。
最常玩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砸砖”,这种游戏早不见人玩了,估计已经失传,觉得有必要整理一下:
想玩的时候,随便找一片较平坦的地方;先在地上划两道平行线,线间的距离一般在两米以上,远点的可达十几米。
再找一块砖,也可以划圈代替,放(划)在靠近一条线的外侧;每人在砖块上都放上规定的东西,当时放的主要是杏核(hu);一次放多少,由大家商量决定。
然后站在另一条线的外侧,按次序用小瓦块向砖块上砸,谁砸落的杏核归谁。
每人选用的瓦块,我们称老母,大小要差不多;老母也可以用其他东西代替,通常选用大杏核,钻眼、挖空、再灌满锡,以增加重量。
砸之前先决定顺序:站到一条线的外侧向另一条线的内侧撂(投放)自己的老母,谁的老母离线最近谁第一个先砸,依次类推;但不能压线或过线,那样就算老了,排到后面。
第一轮没砸下来完,接着来第二轮,但位置变了;先砸的那个人的老母落到哪,再从那划线,脚站到新线边再拿起老母砸砖块上的杏核;按原序接着轮,直到砸下来完再重新玩。
顺序第二和后面的人,可以用自己的老母去改砸第一的老母,谁能砸到,整个砖块上的杏核都归谁。
常玩这种游戏的小朋友,家里都有一个囊袋或掏空的干葫芦,里面放的都是杏核;谁的技术高,赢得就越多,家里的存货也越多,互相之间还可以炫耀。
输完还想玩,彼此可以商量着买卖,记得当时一分钱可买15个;那时候一个满分劳力一天才值一角人民币,哪敢跟大人要钱呀;一般都是用积攒下的压岁钱,或是卖些破烂什么的;不管想什么办法,反正谁也不想丧失玩的权力。
我有时候能从村子南边的池塘里捡几个鸭蛋:
那池塘很大,水也深,中间有一个芦苇台,经常有晚上不回家的鸭子在里面下蛋;我水性好,天刚亮就光着屁股游过去碰运气,早上水很凉,冻得直打多哆嗦;不过想到捡一个能卖五分钱,冻点也觉得值了。
其实杏核也没多大用处,除了玩以外,就是砸开吃仁,腌辣疙瘩菜的时候放一些可增加冲味,口感特棒。
别小看这种玩法,蕴含着不少技巧,加上有点物质刺激,非常吸引人;我当时就很着迷,天天口袋里装着这些东西,没事就找小伙伴们玩,有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也玩。
村上玩得水平高的孩子没几个,我是其中之一,赢得多的时候墙上能挂几袋;我喜欢吃腌的辣疙瘩菜和杏仁,每腌一次都砸烂不少杏核。
有时也能用杏核换些零钱,再买些糖块与小朋友们分享。
我特喜欢这个游戏,从小学玩到初中,上高 中的时候口袋里还经常装着杏核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