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复知常 图/来源网络
见地是我接触道家以后才知道的,原来见地这么的重要,以至于每个修行人都在不断的追求。见地也确实来源于道家,后来才被逐渐的散发开去,被各行各业所知晓并使用。
其实见地两个字还是挺常见的,在百度上一搜,可以用在好多场合。我觉得见地就和常说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比较像,但又不那么完全一样。
见地,通俗的讲,是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或理解。可以是一个物体,可以是这个世界,可以是人生。但最多的,见地是用在修行上,常说修行的见地。
百度上这么表达:见地,指对事物深刻、全面的认识,高出人们一般的理解。它建立在丰富的经历和体会的基础上,并由简约的形式表达出来。
是的,一个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认识它,又随着我们认知的不同,产生不一样的理解,这个理解就代表着你的见地,不以对错之分,可有高下之别。
见地的高下之别在平常中还没那么重要,但在修行上就显得重要了。往往对同一件事物的见地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和后续的行为。比如对道、法、术的理解,理解不同,得到的结论不同,形成的结果也就千差万别。
在不同的见地下,有的人表面上是学道,实质上是学术,有些人淹没在符山咒海之中,有些人为了一个法而走遍千山万水,有的人拣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各种各样、圣贤非凡、啼笑皆非的事情都在这个见地上衍生着。
见地的高低间接的体现着一个人看问题的层次,从而决定着他对道法术的认识。当见地上去了后,看事物的层次就不同了,同时对道法术的理解也就会发生变化。
有层次的见地是形成有体系的信仰,这样看修行也好、看事物也罢,不至于盲从和人云亦云。这时你不会觉得修行是迷信,不会觉得别人不如你,你知道有太多的未知和实践需要去努力。
这个世界很复杂,因为见地的不同,你认为应该这样,他却认为应该那样。每个人都觉得大道是至简的,但每个人的道又不同,到底简在哪里,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终还是那么的复杂。
这个觉得应该这样简、那个觉得应该那样简,于是就产生了见地上的差异,久而久之见地上的差异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是越来越大了。虽然道还是那个道,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于是理解的道貌似也多了起来。
于是就有了: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每个人都不肖别人的道,又没走好自己的道。见地往大了说就是对道的理解,往小了说,可以是对任何一件小事的理解。这体现每一个人的思想。
不同的思想,呈现的是不同层次的人生哲学,有的人不为五斗米折腰,有的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的人苟且偷生。有的人逍遥快活,有的人活着就是死了。
见地还在其它更多的地方呈现着,也许以后还会更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