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是春节,让我想到了仪式感。每到春节,我家就会举办一些仪式,也一定要去亲戚家拜年。
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要给家里来个大扫除,这时候就是断舍离发挥作用最大的时候,该更新换代的更新换代,很多东西都拿出来洗洗晒晒,规整规整,准备过新年了。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那天,还会煮汤圆祭灶神,送灶神,用我爸的话说就是灶神回娘家了。祭完之后灶神就不在家里了,要等大年三十再请回来。
腊月二十七那天左右,会请年菩萨,请完之后这个年相当于过去了一半。从那之后家里的东西要小心拿放,不能在家里发出太大的声响了。我家会把那块猪条肉拿来做梅干菜扣肉,就在离除夕前的那几天里烧好。梅干菜扣肉是我们的地方特色菜,每家每户都会做一点,是我们需要准备的年货之一。因做这个菜比较繁琐,而且工序有点复杂,好多人不会,大半人是直接在店里买,已有店家推出这项服务了。在过年之前也会买好正月里吃的食材,小时候在正月初一到初五是没地儿买菜的。
到了大年三十除夕夜那天,3点半祭灶神。之后就要准备年夜饭了,年夜饭起码10个+,而且必须是双数。今年我家是十个菜,人口稀少,做多了也吃不完。很多人已经把做年夜饭这个活包出去了,给各大酒店。很多酒店早早就推出了定年夜饭的酒席。
大年初一一大早,就需要煮汤圆,敬天地菩萨。在早上起床时不能坐在床上打喷嚏,一旦打了喷嚏那就代表一年不顺。也不能在这一天把汤倒在米饭里,和米饭一起吃,一旦这么吃了意味着你在这一年中会淋雨,你以为不会下雨,结果出门就下雨了,回来淋成了落汤鸡。在这一天中是不会主动出门拜年的,一般都是去庙里拜拜。不过现在很多人都已经拜年了,我在这一天就去了两家亲戚家拜年。
大年初二,媳妇回娘家。我姐姐嫁人了,她和姐夫会在这一天来到我家。我呢会在这一天去给外婆、舅舅拜年。
元月十五元宵节,需要吃汤圆。
以上这些都是各地的风俗,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讲究这一套。很多人会在这几天里出去旅游,因为平时工作太辛苦,没有放假,也不流行拜年送礼了。但生活中少了很多,他们对过年的氛围感受平平,没有强烈感觉到自己又年长了一岁,对日子已经过的麻木。年龄只是一个数字,想到的更多是放松、玩。好多亲戚很久没见了,基本上只有过年这几天大家才会有空坐下来聊聊一年的近况,但很多人想到更多的是累,又和亲戚不熟,有什么好聊的,更甚者不去拜年了。
现在的社会物质已经不缺,只要愿意工作,吃饭肯定不成问题。吃不饱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剩下的就是吃的东西品质和种类差别。一个人要生存下去的问题,其实已经解决,现在已发生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东西太多吃不完用不完。当解决了物质生活,就会去追求精神生活,就想去追求自己的快乐。但那些风俗做起来并不快乐,而是一种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愿意去做了,既耗时又耗钱,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渐渐在思考那些古老风俗的背后想告诉你什么。
在生活中的那些仪式让我想到了《爱的五种语言》一书中的精心时刻,生日、结婚纪念日、过年等等。若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了这些,日复一日地过日子,当你回顾这一年,你的生活中剩下了什么,除了油盐酱醋茶,没什么剩下的。当有了特定的时刻,整个一年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做了很多不同的事情,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事情。
生活中不能缺少仪式感,我们还应该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仪式感,即使在只有一个人时也可以给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