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2018年4月,25-27日,约4.5小时;
阅读书本:《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作者:兆民;2017年5月第1版;北京友谊出版公司;P1-243页;
阅读目标:如何沟通?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快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2小时,笔记2.5小时。
本书讲的内容虽然有点散,但其中一些沟通方法很实用,来源于日常生活,也能运用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去,比较有参考意义。
寒暄的话题及注意点
话题:注意观察对方的服饰、鞋帽、发型、手中的物品…任何细节都能成为话题;切口要小,话题宜具体(最好不要一上来就问开放式的问题,比如“最近怎么样啊”“工作忙吗”之类的);要占据话题优势;经常备一些有意思的小话题。
注意点:寒暄就是寒暄,无须给一件事下结论,可在任何时候结束不必有负担;最好不掺杂过多个人好恶或价值判断,否则容易给人造成不舒服的感觉;保持话题边界,不涉及隐私,不过分关心对方生活,更不宜谈论其他熟人的流言蜚语;常面带微笑、语气随和,始终让寒暄处在轻松氛围中(这些注意点很重要)。
高效沟通的方法
牢记沟通目标:挑起话头的一方有责任让话题始终围绕着“目标”展开,而不是三弯九转天上地下地胡侃。
及时确认意图:在人们交谈的时候,有时难免会有一些模糊性的表达,为了避免误解,听话的一方可以用两个方法加以筛选:一是说出你对“模糊性用词”的多种理解,请对方做出澄清,然后给出有利于双方关系良性发展的建议;二是用自己的语言重复对方的话以求证实,要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观点。(不仅听了,还要反馈,反馈有利于确认弄清对方真实想表达的意思,而不致于误解,看似多说了几句话,但因为目标清晰无误,反而会提高工作效率)
拉回对方注意力:使用“要害句式”把对方的注意力拉回来。比如“这件事的关健在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最想说(强调)的是”、“下面这段话对你非常重要”等等。
采用同理心沟通:可采用一种叫做“枕头法”的五维度分析法。这五个维度就好比枕头的四个角和一个中心,尝试从不同的维度看问题。维度一:你错我对;维度二:你对我错;维度三:双方都对,双方都错;维度四:这个话题不重要(即使某个话题很重要,也没有谈话双方的关系重要,毕竟双方在许多事情上都能达成共识,所以为一件小事争论不休并没有意义);维度五:四个维度都有道理(以更高的视角看问题,即每一种认知维度都有它的合理性和可取之处)。
沟通三原则:性别原则(注意对方不同性别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沟通倾向,包含尊重);场景原则(注意沟通时自己的角色特征,比如若是家庭场景、社会非商务场景,勿将职业身份代入其中);利益原则(既要尊重彼此的利益诉求,还要保护双方的核心利益,同时,不光要强调利益结果,更要注重如何取得结果)
沟通无忧“五W”法则:对象(WHO),时机(WHEN),场合(WHERE),内容(WHAT),目的(WHY)。在充分评估谈话对象的状态后,谨慎确定谈话的实际目的是获得成功对话的关键,要记住的是一次对话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一次对话只能是下一次对话的铺垫,企图通过一次对话就达到自己目的的想法,都会导致谈话破裂。要特别注意对话的时机和场合。
巧力沟通的方法
友善应对:好借口、好话、好意。瞅准谈话的恰当时机,利用巧妙的沟通工具赢得对方关注,顺势做一些释放善意的举动拉近彼此的距离,然后再通过一两个话题加深了解。
使用好的语言表达:那些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语言,并非花里胡哨的“过度包装”,也绝不是信息量“爆棚”的夸夸其谈,而是把普通的词汇语句运用到极致,把真挚情感送入人心的话语。
用讲自己来调动对方的倾诉欲:打破僵局的方法可以先从讲自己开始,但是要注意的是讲自己只是为了调动对方的倾诉欲,可以看作是一个话引子,千万不要一味地讲自己。
谈对方有兴趣或利益相关的话题:想要让对方喜欢和你聊,就必须努力找到让对方立刻有兴趣的话题,或者跟这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这里的利益,并不仅指钱财,还包含了人们在乎的一系列事。比如,心情、荣誉感、被赞美被肯定的价值感、被理解的需要、舒适度、便利性、更好的机会、更优化的建议等等)
一定要认真倾听:空杯心态,减少或打消所有预设,有时我们会陷入这种念头里“我比他聪明,比他优秀,他的意见没有太多价值”;聪明地提问,只有提了问题,对方才会有目标地调整说话思路,直到说出你想要的答案,但要注意提出与对方思考逻辑相一致的具有递进关系的问题,不可过于跳跃,并就核心信息发问;重要的事放在挑选过的场所中说,作者的建议是林荫小路比咖啡馆强,书店比餐厅强,电话比微信语音强;随身携带笔记本,重要的事情当面记录以示重视;在倾听时用心去感受对方眼神里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态度;在倾听的时候,即使完全不同意说话方的观点,完全不认同他们的所作所为,也要尝试着去接纳(接纳不意味着赞同,而是一种不带评论的观察,不做评价的倾听)
采用肯定式沟通:重视、承认、赞同。沟通氛围是由人的语言来构建的,管好嘴,说出得体的话,就能保证谈话气氛的健康、正向。而不肯定沟通包含了:视若无睹、插嘴、各说各话、岔开话题、没人情味、含糊其词和表里不一。异议信息包含了攻击、抱怨和争辩。不肯定沟通与异议信息都是要避免的。
巧妙说不:在所有感情创伤中,拒绝导致的伤害更加剧烈,而且在拒绝别人的同时自己内心也会留下负面影响,用更高级的说话艺术代替生硬拒绝(行—有条件行,不说“不”)。
批评的方法:批评的第一法则,就是不要批评,或者别急着批评。其次,语气,语气,还是语气。恶毒的字眼加上激烈的语气,可谓“双剑合璧”,必然是“一剑穿心”啊。如果实在忍不住必须要马上与对方对峙的话,不妨先让语气缓和下来。语气背后是态度,让人受不了的往往是态度,并非陈述的内容。
安全表达感受的公式:行为+理解+感觉+意图=清晰地表达感受。举例,你刚才对我XX行为,我理解是你否定(讨厌)我,我感觉很伤心,我希望得到你的重视…希望你不要用这种行为方式对我…。当我们与对方意见不一致或起冲突时,可以采用转变认知,转变对情绪的控制力及转变话语的方式来改善状况。
与上司保持良好沟通
老实人要想不吃亏,就必须擅长与上级沟通,勇于与老板对话,因为这是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职场生存方式。
第一步就是清理“误区缓存”,比如老板那么忙,怎么会有耐心有兴趣听我说话呢;即便跟老板说了也改变不了什么;老板总喜欢挑刺,我准备得再好也是白搭,他从来都没满意过;老板其实挺无能的,他还不如我;老板对我有成见,好像总看不惯我,还是离他远一点吧。等等这样的误区成见。从老板内心来说,无不希望自己成为受员工爱戴尊敬的优秀管理者,有的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老板喜欢在解决问题上体现出自己的实力,与老板沟通后未必能立刻解决什么,但至少让他知道了你的担心或期待。很重要的是要了解老板的真实意图和准确想法。
有时,在职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和态度,并不取决于这个人谈论的内容,而是基于他之前的表现,“情绪原子弹”是一系列矛盾长期堆积叠加的结果。虽然印象已经“定型”,但还是可以通过调整说话策略来转危为机:表达感受并求证对方意图(表达的关键在于语气!用一种柔和平缓略加委屈的语气来表达),然后说出猜测并重新阐明事实(主动剖析自我检讨,当对方的语气也缓和下来时再进行自我辩解,关键是要选择正确的时机和方式,自我辩解不是推脱责任,而是如实地讲出自身处境,让对方看到你是如何在逆境中努力的,以及你的真实愿望。),最后请教解决方法。
向上司汇报的原则:保持简短和简单;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沟通时应采用完全放松的状态
当人完全放松下来,大脑会主动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会根据现场需要随时调用深层的知识储备,哪怕是多年前学习的知识都会冒出来救急。紧张情绪与陌生感有关。在演讲的时候,需要迅速转变认知,认识到:我只是这个场合的一小部分,人们在乎的只是那几分钟里我要传达的内容,当然它最好是有用的内容。不以“主角”自居,不以教导别人的心态亮相,恐惧就会自然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