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很喜欢自行车,但骑得并不好。
十岁的时候,我央求爸爸如果我考了年级第一,就给我买一辆自行车作为奖励,但爸爸拒绝了,他说我根本没机会骑,换别的吧。
我偷偷的哭了一场,没再提想要自行车的事情,却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以骑自行车的机会。学校运动会的时候,有自行车慢赛这个项目,当时的我并不会骑,但我还是报名了,最后以临阵脱逃收场。但我在操场一遍遍的骑着同学的自行车,或许不叫骑,因为我甚至不能坐着,只能站着踩半圈让车勉强前进。但我真的好开心啊,就连空气里都是快活的滋味。即使十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天遇见的每一个人,以及每个人脸上明媚的笑容。
但我,还不曾有一辆自行车,也不敢说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后来,我去很远的地方念高中,放假的时候,大家约好一起骑自行车去踏青。因为能载人的“老手”不多,我便撒下豪言壮语“我能自己骑!”一路跌跌撞撞,骑过闹市街头,只能灰溜溜的下来推着走,等到了宽阔的大马路上,才敢慢悠悠的骑起来,再一点点加速,我甚至有点飘飘然,是不是可以向世界宣布,我会骑自行车了?却忘记我们进入了两车道的景区小路,在快转弯的地方突然迎面一辆大客车向我冲来,丝毫没有减速避让的意思,我心中一颤:同学的自行车这么贵,撞坏了我怎么赔得起?来不及多想,我心一横,冲进了路边的草丛里。朋友见我久久没有跟上,回来找我,看见草丛里的我哈哈哈大笑,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我会那么害怕,大客车明明离我很远,司机没有减速是因为给我留了足够宽的距离,我这才发现是自己误判了。
心惊胆战的回到学校,平安的还掉自行车,我知道我依旧喜欢自行车,但我怕是永远做不到熟练的穿梭于街道、小路了。人多,我怕,车多,我怕,路太窄,我更怕。
几年过去,共享单车出现了,我看着街边摆放的整整齐齐的自行车,又是开心又是烦恼。开心的是只要我想,我就能去骑一直想要拥有的自行车,烦恼的是这城市车来车往,川流不息,我根本无法顺利骑行。
直到去年夏天,我开始实习,学校的论文还没结束答辩,有时候下班来不及回学校,就借住在同学家。同学是一个活泼热情的姑娘,单车骑得飞快,她家离我实习的地方并不远,但却没有一个交通工具可以直达,最快速的方式就是骑自行车。她问我会不会骑的时候,我点点头又迅速摇摇头:车和人都太多了,我不敢。“那你敢迟到吗?现在打车起码要排20分钟,坐公交更来不及,马上就要上班咯!”
那是我考研失利后的第一份工作,开始的时候做得并不好,每天都陷入即将被辞退的恐惧中惶惶不可终日,一咬牙一跺脚,骑就骑,慢点儿吧!朋友一边骑一边鼓励一边教导,我终于满头大汗摇摇晃晃的赶在最后两分钟打了卡,按下怦怦的心跳,我意识到,其实克服恐惧并不难,只要有更令你恐惧的事情出现。那时的我怕被辞退的恐惧压住了怕骑不好的恐惧,曾经的我老是骑不好,是因为根本不曾有压力,只要我想,我就可以拒绝,并且承担的唯一后果就是,我不会骑自行车罢了。可是后来,如果这个技能我不能掌握,那么我很可能因为迟到,被责备,被辞退,失去我辛苦找到的工作和生活的保障。我更惧怕失去工作,所以我强迫自己学会了自行车,学会判断车距,学会避让行人,学会克服恐惧。
毕业以后,我租房子的地方离公司挺近,但走路依旧要半个多小时,最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就是自行车,我已能熟练的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自如的体会自行车带给我的快乐,满足小时候一直不能拥有自行车的愿望--虽然现在也没有,但我可以随时让自己拥有。
如今的年轻人看起来又佛系又丧,可大家却也努力的生活着。生活带给我们压力,却也教会了我们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可能学会的东西,我并不是要感谢这些压力和恐惧,我想感谢的是,学会这些技能以后带来的快乐!
愿我们能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