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离过两次婚。也就是说,他们经历了离婚-复婚-再离婚的过程。
他们第一次离婚时我才5岁,印象已经不深了。但是我还记得爸爸那天离开时的情景。
其实从小爸爸很疼我,带着我各种玩儿,也从来不对我发脾气。比较而言,妈妈就严厉的多。所以小时候,我都是更喜欢爸爸的。
那天爸爸要走。虽然我不懂为什么,但是我小小的脑袋里好像有一种预感,他走了也许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我坐在地上,抱着他的腿,大声的哭着:“爸爸,你不要走,不要走好不好。”
结果换来了一顿打。那是爸爸第一次打我。
时隔不久,他回来找妈妈复婚。
妈妈已经被她伤透了心。怎么可能回头。然后我跪在地上,一边哭一边恳求道:“妈妈,你就原谅我爸爸这一次吧,就一次,如果他再犯错,我就再也不认这个爸爸了。”妈妈抱着我大声痛哭。后来,她就答应了。
这件事是我外公外婆在后来回忆的时候无数次对我说起的。他们惊讶于我小小年纪怎么会说出那番话来,怎么会洞悉大人之间的恩怨纠葛。而我在得知这件事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如果没有我,妈妈的人生也许就不会如此艰难。
复婚不过是一纸契约。协议可以重签,伤痕却无法修复。他们复婚后,过得并不快乐。
爸爸满怀愧疚,妈妈心存芥蒂。他们的第二次婚姻走得颤颤巍巍,如履薄冰。
终于,在我初中的时候,他们的矛盾到达顶点。我对那段时间的记忆就是他们俩无休无止的争吵。每天在家里的时候,我都竖着耳朵,只要一听到他们说话的声调开始上扬,我就立马跳起来,冲到他们俩中间,阻止即将爆发的战争。
我还记得,无数个夜里,我都从梦中哭醒,然后再哭着入睡。
那是我童年最大的噩梦。
初三那年,妈妈问我,如果爸爸和妈妈离婚,你跟谁?我说,跟你。然后和妈妈抱头痛哭。
从那之后,我就开始劝妈妈离婚。她总是看着我欲言又止。我知道,她害怕无法给我一个完整的家。
可是这个家其实早就不完整了。
一个完整的家,并不是有爸爸有妈妈,而是在这个家里,有爱。
我们的家,早就在我5岁那年声嘶力竭的哭声里,在爸爸挥起的拳头上,在妈妈颤抖的指缝间,支离破碎。
如果能给我一次时光倒流的机会,我想回到5岁的时候,我会告诉那个女孩不要哭,不要挽留,不要在妈妈伤痕累累的心口上,再撒一把盐。
我希望我的妈妈,首先是她自己,其次再是一位母亲,一名妻子。
1938年,哈佛大学开展了一次史上对成人发展研究最长的研究项目。这项研究对724位男性进行了持续76年的持续追踪,日复一日的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健康状况,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拥有良好社会关系的人最幸福。
婚姻关系作为所有社会关系中最为亲密的一种,对人们心情、健康、甚至大脑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生命很短暂。我不希望我的妈妈把她的生命浪费在无休止的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我不希望她为了我去维持一段貌合神离的婚姻。我不希望她在叹息和流泪中日渐衰老。何况,妈妈完整而平和的爱对于我来说,比一个分崩离析的家庭要好得多。
《为何家会伤人》的作者武志红说,他曾经采访过英国的安德鲁王子,他与妻子莎拉离婚后,坦率的告知了孩子他们婚姻的失败,同时告诉孩子,这并不影响父母对他的爱。并且在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他们俩都尽量一起出席。所以这段失败的婚姻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孩子,孩子们都乐观并且阳光。
所以,即使父母结束了婚姻关系,并不代表着孩子无法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恰恰相反,一段已经不幸的婚姻还要勉强维持,才是对孩子真正的伤害。
姑娘们,我希望当你遭遇到不幸的婚姻时,能首先考虑自己。你,愿不愿意继续这段婚姻?对你来说,这段婚姻究竟还有没有挽救的余地?而不是,一次次的劝说自己,孩子需要爸爸。
因为只有当你内心快乐,充满爱的时候,你才能把你的爱,带给孩子。
当你自己在痛苦中沉沦的时候,你的爱对孩子来说,也皆是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