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不断充实自己,以最好的状态促进学生的成长,我参加了2019兴成长计划,从中受益匪浅。
我参加的课程是健康生活伴我行,已听完了三节课,可以说每一次听完老师的讲课都给自己很大的触动,感觉又给自己以后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帮助。第三节周老师的讲课更让我获益良多。
我所在的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整体素质较低。何况13、14岁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再加上一些别的原因,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问题学生,种种令人猝不及防。而这样的学生想法往往出人意料,而他们最怕的也是别人异样的目光。这就涉及到了周老师讲到的“学生想要的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显然把放在正常成长孩子身上的要求放在他们身上,是不合适的。所以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他们,从而令他们放松戒心。然后在一些平常的生活或者是学习上,更加对他们关心爱护,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把光带进学生的生命里”。像周老师说的那样,教师首先要学会疗愈自己,然后慢慢的就会疗愈学生了,学会滋养自己,然后滋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要建立在理性合理的基础上,而且也不能一味的只强调学生的成绩。如林清玄说:孩子除了学习,生命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我们还要教会孩子爱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认识生命多元价值的能力、拓展视野的能力、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学生只一味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注重对他们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教会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坚强,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周老师说,和学生交流的关键是:先说“情”,再说事。或者也可以说是先看,再听,才说。在得到学生的信任后,学生才会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小秘密,愿意聆听你的教诲。这个时候你再对他提出你的期待,才会事半功倍,才能实现“自己的期待自己负责。”只有你真正获得学生的认同,你和学生之间的“冰山”才会消融,进而点燃学生的小宇宙。你关注什么,什么就会成为视角。当你不再单一的只是将目光锁向学生的成绩,而是放大到他的整体时,你就会惊喜的发现,原来他有这么多令人欣喜的存在。而得到你的认可的学生,他的宇宙能量令你不可想象。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周老师还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相信读完这本书后,我会获得更多的进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信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在新学期中,我会和我的学生共同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