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公司实行电脑打卡制度以来,每个月HR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核对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打卡规范。
在HR看来,这是一件很轻松的小事,早上一打开电脑,先打卡,再上班,10秒钟都不到就完成。很多人明明按时来到公司,可就是忘了打卡,只好后补各种文件,表明自己正常上班了。后补的流程和批复文件往往浪费很多时间,让部门领导和HR同事苦不堪言。
在很多人眼里,打卡是多么小的一件事情,既不能体现能力,又不能增加公司业绩,可有可无。但就是这看似简单到底的事情,却折射出一个员工的基本素养,也大致能看出该员工的职场发展之路。
今年,公司新招进了三名实习生,A和B两位来自211名校,C来自省会城市的一所二本院校,能进入我司实习的应届生,专业能力,沟通能力都不会相差太多,大多具备职场人士所需的基本素养。
但当实习期结束的时候,上司只留下了C。
就工作表现来说,C不如A灵活多变,不如B交际能力强,但是C的上司给她评价很高,原因是C连续半年的打卡记录,清晰明了,毫无遗漏,唯一的一次因为台风天气影响迟到,都在备注里清楚明白注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而A和B虽然能力不错,但是做事马虎拖拉,不是忘记打卡,就是忘记备注迟到原因,后续的补充材料浪费了上司不少时间。
C的上司认为,通过打卡这件小事,能看出一个人的认真细致工作作风和踏实严谨的态度,这些素养比谈吐,比学历,比交际更为重要。
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上司的看法,C的职场发展走得很顺序,从非管理层到管理层,再到高层,稳步前进,严谨踏实的风格贯穿了她的职业生涯。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其实阐述的也是这个道理,以小见大,那些在小事上马马虎虎的人,遇到大事往往更加糊涂潦草。最后变成了小事不屑一顾,大事顾不过来的人。
古人也有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公司实行打卡制度开始,这句话被很多同事当成了座右铭,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人,自己的世界在公司外的广阔天地里,对于打卡这点小事根本不在意,觉得公司的制度太死板,完全束缚了自己的发展。
但结果是,那些工作出色优秀的人,连打卡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做得条理清晰。而那些号称志在四方,不愿受打卡约束的人,工作能力往往稍微逊色。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日常打卡这件事,看似僵化刻板,却体现了一个人的时间观念,制度观念,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守时,自律的品格。
记得我读高中时,英文考试的答案需按照要求用2B铅笔涂到答题卡上,很多人觉得只要题目做对了就行,涂答题卡这件事微乎其微,宝贵的时间不能在这上面浪费掉,可以用这个时间来检查一遍试题了。
所以平时考试,有些人选择不涂答题卡,只追求题目正确率,有些人草草涂完,画个圆圈就代替了。
直到看到我们班一位学霸的英文答题卡,我才知道,原来一个人可以把答题卡涂得这么清晰标准,而且还丝毫不影响她第一名的成绩。而大多数人,草草涂完答题卡,以为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试题上,但是分数都不甚理想。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在学生时代,能将涂答题卡这件机械的小事仔细做到极致的人,往往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成绩自然不会太差,他们同那些工作后,将打卡这件事做得完美的人一样,骨子里先天性带着严谨踏实的气质。
他们看似刻板,实则认真,看似无趣,实则有序,看似不耀眼,实则隽永悠长。
年轻时,我总以为,那些创意无穷,天马行空,侃侃而谈,胸怀家,国,天下的人才是最有魅力的,随着年岁渐长,我愈加青睐那些脚踏实地,稳步前行,能将小事做得认真极致的人。
最近,我在看关于二战的一系列书籍。历史上,那一个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风云人物,“沙漠之狐”隆美尔,“铁血将军”巴顿,“海军之花”山本五十六,还有麦克阿瑟,尼米兹等,这些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无一不是心细如发,将小事做到极致的人。
据说,巴顿将军要求他的部下平时每一天早晨集合时,必须把皮鞋擦得光亮。
他们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取得胜利,除了大环境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平时里认真踏实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认真对待一件件小事,才能完成一件件大事。
那些严格执行打卡制度的人,那些仔细涂完答题卡的人,那些每日将皮鞋擦得光亮,将桌面收拾整洁的人,也许没有壮怀激烈的情怀,没有指点江山的口才,但他们在日复一日中秉承的态度和风格也能让他们的人格熠熠生辉。